第866章 明道 选将 行法

  因为朱由检的态度,牛庄之战在朝堂上没有引起多大波澜,反而让臣子认识到皇帝的决心。

  但是在民间,却是什么反应都有。

  虽然不像柳河之战惹得京城人心惶惶,却颇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停止战事。

  这些人认为建虏现在的危害不大,只要它不来攻,不去招惹就是。

  对此,朱由检命人严厉批判。同时还认识到,大明需要更统一的声音。

  三月十八日,是女娲圣母和后土圣母的诞辰,也是新历规定的母亲节。

  同时这一天京城音乐节开幕,朱由检没有因为战事取销节日,反而命他们在烈士陵园举办。

  这座陵园从去年开始修建,如今虽没有完全修成,却已有足够的空地。

  皇家乐团的话剧团,在陵园仿照辽东景象搭建真实场景,演出了一场催人泪下的《辽东血》。

  观看的民众莫不动容,尤其是得知得知这部戏事俱按实后,深刻地认识到建虏的残暴、汉奸国贼的可恨。

  “驱除鞑虏,恢复辽土”的呼声响彻云霄,成为在场群众的共识。

  朱由检同样观看了这场戏剧,并且带着群臣。

  在戏剧结束之后,他率领群臣遥祭在辽东牺牲的将士,并发表讲话道:

  “朕知道有些人不愿打仗。”

  “但战端一开,断无侥幸之理。”

  “唯有争取胜利,方可告慰英烈。”

  又指着陵园中间的空地道:

  “辽东血战数十年,不知有多少英雄埋骨。”

  “今后要一一统计,建造辽东英烈纪念碑。”

  “现在先建立无名英烈纪念碑,纪念那些不知名字的英魂。”

  “希望他们的英灵能保佑将士,取得辽东之战的胜利。”

  亲自挖下第一铲土,在烈士陵园中间,建立无名英烈纪念碑。

  纪念碑上将刻下铭文,还有“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等碑文。

  国会军事委员会专门成立英烈委员会,寻找牺牲英烈的姓名、记录他们的事迹。

  在场的民众激动得无以复加,不断高呼“万岁”。

  最后,朱由检又命内阁首辅韩爌,当众宣读《征讨建州鞑虏檄文》。历数建虏叛乱以来对大明子民的暴行,表示战斗到底的决心。

  同时代表内阁,正式把朝廷大权移交战时委员会。

  袁可立则率领战时委员会委员,代表全体将士在烈士墓前宣誓,尽一切可能争取战争胜利。

  整个朝野上下的声音空前统一:那就是尽一切力量,争取战争胜利。

  ——

  这些事情,刊登在报纸上后,民间对辽东之战的疑虑一扫而空。所有公众舆论,都只有一个声音。

  户部趁机发行的战争债券,在朱由检以皇帝名义率先购买一万元后,总计百万元的债券迅速被销售一空。

  宗室、贵族、大臣、皇商,几乎是争先恐后,购买战争债券。

  还有人当众焚烧债券,表示捐给朝廷。

  不过对这种做法,朱由检是不赞同的。

  因为他把战争债券当成了常规的军费筹集手段,不能竭泽而渔。

  所以他用子贡赎人的典故,说明这个做法不可取。并以皇帝名义授予公士等勋爵,把他们焚烧债券的行为当作捐纳看待。

  如此更刺激了一些人焚烧债券,朱由检最后陆续赏赐下七十多个公士,总计金额近八万。

  户部官员对此是弹冠相庆,之前对发行债券的疑虑一扫而空。

  先前他们还担心寅吃卯粮将来拿不出利息,但是在这些债券被焚烧后,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还不上钱,也不用担心利息——

  因为被焚烧的债券,完全能覆盖所有利息。

  很多户部官员被打开了思路,打算在将来发行更多债券。

  朱由检同样很高兴,因为这些人焚烧债券的做法,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

  他趁着民心可用,还让袁可立以战时委员会的名义发布命令,对战争期间的舆论进行管制。

  后来颇受一些人诟病的战时舆论管制,自此开始出现。

  枢密院和国会军事委员会,联合成立舆论管制临时委员会,对所有涉及军事的消息,进行相应审查管控。

  新闻发言机制被强化,每天都提供海量的信息供媒体选择,挤压谣言传播的空间。

  音乐节同样发挥了这个作用,它以更柔和的姿态,出现在民众面前,吸引民众的注意力。

  《精忠报国》《男儿当自强》等军歌,开始从军中传入民间。

  新出现的《士子从军歌》《驱除鞑虏歌》《炎黄战歌》等歌曲,同样大放异彩。

  这届音乐节,获得了很多人的好评。也让很多大臣认识到,乐为何能与礼并称。

  户部尚书毕自严甚至激动地表示:

  音乐在筹集军费上的作用,不亚于税警总队。

  他们现在收税都容易多了,很多喜欢拖欠赋税的人在知道朝廷军费匮乏后,主动缴纳赋税。

  朱由检此前做的种种调整,在战争中进一步磨合,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大明这台老旧的机器,在辽东之战的刺激下,勉强运转起来。

  ——

  朱由检观察着这个变化,打算用这次战事检验改革成果,为之前的改制做总结。

  同时要确定皇帝在战争中的定位,防止像德皇威廉二世那样,随着战争的深入被架空:

  『《孙子兵法》说,战争中最重要的是五件事:道、天、地、将、法。』

  『天时、地利是我无法控制,但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法令孰行、赏罚孰明,却是我能影响的。』

  『我在战争中的职责,应该是明道、选将、行法。』

  这是朱由检对自己的认识,他之前在烈士陵园的讲话,既是祀戎合一,也参考了英王乔治六世的战时演讲,发挥身为君主的影响力,让全国上下一心。

  这在《孙子兵法》中被称为“道”:令民与上同意。

  他的所作所为,就是明确道路,让朝野上下向着一个目标前进。

  选将、行法则是他平时就在做的,掌握军队的用人权,同时依法行事、施加赏罚。

  五事中掌握三事,基本能保证对军队的控制,并且为战争的胜利打下根基。

  在这次辽东之战中形成的战时制度,将成为新的礼法制度的一部分。

  请收藏本站:www.2f488e101.icu。笔趣阁手机版:m.2f488e101.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