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再苦不能苦孩子

这也太离谱了吧!

这也太不靠谱了点!

韩义作为一个深受现代育儿思想影响的男人,

实在忍不住要吐槽古代那些简单粗暴的育儿法!

为了这俩孩子,韩义可真是操了不少心!

从抱孩子开始,到拍嗝、护理肚脐,再到洗澡、做抚触,他把家里下人都训了个遍!

每天还得反复交代!

有时候,他还得亲自上阵示范。+卡?卡·小+税?网\ /哽_新?蕞\快¨

哎哟我的天呐!

我好歹也是个州长,居然要管这些琐碎的事。

这事,真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不过还好!

夫妻感情和亲子关系都增进了不少。

当然啦,韩义这么做可不是为了刷这些好感度,他是真心想把孩子照顾好,这些好感度只是意外收获罢了。

算了!

忙活了一个月,总算把这些人都教会了。

而且欣宝的情况也越来越稳定了。

韩义这才稍微放了心。

有一天。

韩义刚忙完孩子的事,正准备去吃晚饭呢。

突然,桌上的一条鱼吸引了他的注意。

虽然这鱼己经被厨师收拾干净了,但韩义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它身形修长,有点扁,脑袋大大的,嘴巴也大,上颌比下颌稍微长点。

他赶紧坐下来,夹了一筷子鱼肉放进嘴里。

这鱼肉细腻又鲜嫩,味道还很清淡。

更让他惊喜的是!

这鱼居然没刺!

韩义那叫一个激动。

就是它了!

鳕鱼!

特别适合一岁左右的小孩儿吃。

含有丰富的dhA等营养成分,能增强小孩子的记忆力,还能提升智力呢。

韩义记得清清楚楚。

上辈子,他老婆怀孕那会儿,每天都要吃dhA。

光是怀孕期间,就买dhA花了五千多块,就为了孩子的智力发育。

虽说古代没有dhA这种药,但娘的!

韩义现在找到了鳕鱼!

这简首就是老天爷特意送给他的宝贝!

“阿三!”

“阿三!”

韩义只尝了一口,就立刻放下筷子,把阿三给叫了过来。¢求.书\帮′ \最′鑫*章·劫¢埂/辛_筷\

“老爷,您叫我?”

阿三从外面走进来,行礼后问道。

“今天这条鱼是在哪儿买的?”

韩义指着盘子里那块鳕鱼,满脸好奇地问道:

“这鱼……”

阿三显得有点为难,琢磨了半天才开口:“老爷,这鱼应该是从青州北海那边,或者说是东莱郡运来的吧?影宝之前问过有没有别的鱼,我就让阿旺去青州问了问。”

“哦!”

“对的!”

阿三连连点头,肯定地说:“没错,就是这样!”

他下意识地紧张起来,开始挠头:“老爷,这鱼……是不是不合您的口味?”

青州的鱼,应该没错!

我记得,鳕鱼主要有三个产地:大西洋、太平洋,还有一种叫格陵兰鳕鱼。

在中国,鳕鱼主要是渤海和黄海那边产的。

韩义地理虽然学得不太好,但也知道渤海和黄海旁边就是青州!

“不是!”

“不是味道不好!”

韩义连忙摆手,招呼阿三过来:“阿三,你过来一下!”

阿三带着好奇走过来:“老爷!”

韩义指了指锅里的鱼:“你尽量帮我找到卖鱼的师傅,让他专门给我捕捞这种鱼,他能捕多少我就要多少!”

“记住了!”

韩义反复叮嘱:“这鱼一定得新鲜,从青州运过来的时候,得还是活蹦乱跳的。

我可以按市场价的三倍,甚至五倍给他!”

“什么?”

阿三吃惊地张大了嘴:“老爷,您这是……”

韩义瞪了他一眼:“你小子懂什么?我告诉你,这鱼叫鳕鱼,吃了对宝宝脑子发育好,我是为了欣宝才花这么大价钱买的!”

“哦!”

“明白了!”

一听说是为了欣宝,阿三立刻就懂了。

别说三倍五倍,估计再贵点,老爷也不会眨眨眼。

“老爷放心,我知道了。”

阿三躬身行礼,眼睛还盯着盆里的鱼。·如!文+枉+ ~哽¢薪_最?筷_

“你这样哪记得住。”

韩义端起鱼汤,连盆一起递给他:“拿着这个,现在就去给我找那个师傅,让他尽快办好这事,明白了吗?”

“是!”

阿三应了一声,接过鱼汤转身就走:“快来人!快点,把鱼汤包好,我现在要去老孙头家,马上出发!”

呼——

韩义长长地松了口气,终于坐下来准备吃饭。

但这时

他发现身后的典韦眼神有点不对劲。

“老典,你怎么了?”

韩义好奇地转过头问。

“没,没什么!”

典韦赶紧摆手,咧嘴笑了笑。

“说吧,跟我还藏着掖着干什么?”

韩义也笑了。

自从跟了韩义,典韦就从原来的猛将变成了贴身护卫。

像韩义这样从不上战场,只顾着陪老婆孩子的主,估计典韦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主公,这鱼真的对孩子脑子有好处吗?”

典韦又开始挠头。

韩义想了想,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没底,这东西到底有多大作用呢?

说实话,现在这批00后的孩子,普遍比80后小时候要机灵多了,这事大家都有目共睹!

这里面原因可能不少,但dhA的功劳可真不小!

韩义稍微想了想,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嗯,可能真有这东西吧,我也是道听途说。”

“那个……”

典韦有点羞涩地开了口:“主公,您也知道,我最近娶了媳妇,还添了个大胖小子。

我就盼着这小子以后能聪明点,多读点书,别像我这么大老粗。”

“我就琢磨着……”

说到这儿,典韦竟然咽了口口水:“主公您下次买鱼的时候,能不能顺带给我捎两条?不管什么价钱,我都乐意!”

“老典!”

韩义放下筷子,瞅了他一眼:“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咱们全家还得靠你守着呢!不就两条鳕鱼嘛,还提钱?这不是打我脸嘛!”

“你放心好了!”

韩义一挥手:“等阿三把这事办妥了,我让他每次都给你送两条过去。

满儿现在应该快三个月了吧?”

典韦点头:“嗯!再有两天,就整整三个月了。”

韩义应了一声:“三个月的孩子还不能吃鳕鱼呢,主要还是吃母乳。

等过了一岁,再试着给他吃点!”

---

你说韩义为什么非得要活鱼?

你瞧瞧,

从青州的北海到兖州的泰山,

地图上看起来是不远,

可实际上中间隔着一大片山丘呢,

那叫鲁中南山地丘陵区。

青州和兖州的边界,

就是按这片山丘划分的!

要从北海把鱼运过去,

要么走平原郡,穿过济北国,才能到泰山;

要么走琅玡国,经过尼蒙谷地,才能到泰山。

哪条路都得绕个大圈子。

要是死鱼的话,

就算快马加鞭运回来,也不新鲜了。

自己吃都觉得不香,更别说给孩子吃了!

所以,

韩义只能要求运活鱼!

在这个年代,海鲜可放不久。

这得看渔民的保鲜手艺了。

能不能做到,韩义心里也没谱。

不过,

渔民还有差不多十个月的时间去琢磨。

怎么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把鲜活的鳕鱼运到泰山,

或者,怎么在长途运输中保持鳕鱼的新鲜!

韩义有的是耐心等!

阿三找到了老孙头。

老孙头一听韩义是为了闺女要吃,立马……

他哪敢耽误,立刻放下手头所有事,骑上快马首奔青州。

到了青州,他首奔渔村里的大户于贤家。

可是!于贤盯着鳕鱼看了老半天,愣是没认出来:“老孙,你这是什么意思?”

老孙头说:“老于,你好好瞅瞅,我们东家点名要这种鱼,有多少要多少,送到泰山的还得活蹦乱跳的!”

“?”

于贤大吃一惊,说道:“老孙头,你可别逗我了!这怎么可能呢!从这里到泰山,至少得走上三天三夜,就算把鱼放水里,也不会新鲜到哪儿去吧!”

“你先别急嘛!”

老孙头毫不犹豫地打断了他,“我们东家说了,只要是这种新鲜活鱼,就给三倍的价钱!”

“三倍价钱?”

于贤的眼睛一下子瞪得圆圆的。

别人可能不清楚这鱼里头的利润有多大,但于贤心里跟明镜似的。

鱼在海里自己长着,根本不用养,出海捕捞就行。

除掉人工、工具和材料成本,一条鱼几乎能让他赚得满满当当!

现在可好!

整整翻了三倍!

这其中的利润有多惊人,于贤用脚指头都能算出来!

老孙头干脆地说:“你以为多出来的钱是鱼的钱?错了!那是让你想办法让鱼保持鲜活的钱!”

“我给你算算账!”

老孙头开始掰着手指头算起账来,“你每次出海捕鱼的时候,专门挑出这种鱼,然后用快马运到泰山!”

“路上死了也没关系,卖给泰山的老百姓,他们个个都是有钱人,这点你应该清楚!”

“鱼活着是三倍价钱,

死了你这一趟也不白跑,对吧?”

“这是第一点!”

老孙头接着说,“青州靠着海,渔业便宜,卖不上高价。

你想发财,就得把鱼卖到内地去,兖州会是你最大的市场!”

“现在我们东家愿意出高价买你的鱼,你就好好琢磨琢磨怎么让鱼保持鲜活。

越有钱的人,越挑剔,这样你才能挣更多钱!”

于贤点点头,非常赞同地说:“老孙头,没想到你小子还挺机灵!”

老孙头嘿嘿一笑:“哪里是我机灵,都是东家教我的!”

于贤笑着说:“好!我不管你东家是谁,但我知道他绝对不是一般人。

这笔买卖,我于贤愿意做,从今天起,我就给泰山送鱼!”

“这就对了!”

老孙头作了个揖,“那我先走了!”

于贤送人出门时说:“回去告诉你家老板,这事我肯定能办好!”

老孙头应了一声:“好嘞!”

当天下午。

于贤立刻召集手下那些打鱼的伙计,对他们说:“以后每次出海回来,只要抓到这种鱼,就给我盯紧了,这鱼的价格能翻倍!”

一听这话,渔民们一个个眼睛都瞪得老大,把鳕鱼的模样深深地刻在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