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自处
“皇后,大皇子是朕的长子,他的性命安危,朕比谁都在意。可正因如此,才更要查得水落石出,而非凭着几分刻意的‘证据’便胡乱问罪。若冤枉了好人,既寒了宫中人的心,也对不起大皇子所受的苦楚,你明白吗?”萧浔端起了龙案上的参茶,抿了一口。
“陛下,臣妾知道佳婕妤有孕,您多有体恤。可正因如此,才更该尽快查清真相。若她当真无辜,彻查宫女便能洗清嫌疑,让她安安心心养胎;若是其中真有隐情,拖得越久,恐怕越是夜长梦多,到时候万一再出什么差错,岂不是更难收场?”余少云无视萧浔话中的劝阻,执意道。
这番话看似句句在理,既顾及了大皇子,又体谅了皇帝,可字里行间都在催促着彻查长春宫,仿佛笃定只要查了那些宫女,便能坐实佳婕妤的罪名。
萧浔看着余少云,眸色愈发深沉,殿内的空气似乎都凝重了几分。
沉默良久,萧浔哂笑一声:“皇后,若朕让王泰和彻查,却证实与长春宫无关,你如何自处?”
余少云心头一震,面上却强作镇定,垂首道:“若真是如此,臣妾愿领责罚。”
“皇后,朕知你是为了大皇子的安危,失了分寸,责罚倒不必。但凡事需循情理,王泰和既已有查证的法子,便先让他去查。”萧浔语气平淡,眼神复杂,“回去吧,有了结果,朕自会告诉你的。”
余少云不甘,还欲说什么,萧浔轻叹了一声,语气透露出几分疲惫,“退下吧。”
“臣妾告退。”余少云无奈离去。
王泰和在一旁垂着眼,暗叹,皇后这步棋,走得真是又急又险。
余少云一进启元宫东居室,就一头栽在软榻上,咬牙切齿地道:“他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本宫这个皇后,有没有烁儿这个嫡子?”
吟芳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看着余少云暴跳如雷地吼着:“那谢知意不过怀了个龙胎,就能让他连嫡子的安危都抛在脑后!一句‘查得水落石出’,说得轻巧,他分明就是护着长春宫那贱人,怕本宫动了她肚子里的孽种!”
“娘娘,慎言啊。”吟芳小声劝道。
“难道我说错了吗?”余少云一把扯下头上的珍珠发簪,狠狠地砸在地上,发泄着怒火,“他就是偏心!若今日出事的是谢知意肚子里的孩子,他还会这般慢条斯理地说‘查得水落石出’吗?怕是早就掀了整个皇宫,也要把凶手揪出来碎尸万段了!”
吟芳半蹲下身子,一边捡拾地上的珍珠,一边低声劝道:“娘娘息怒,陛下心里怎会不在意您和大皇子呢?您是陪陛下从潜邸走到现在的结发妻,大皇子是陛下的嫡长子,这份分量谁也替代不了。只是佳婕妤腹中的毕竟也是陛下的血脉,陛下既要顾着大皇子的公道,又要护着未出世的龙胎,想来是想把这碗水端平,免得落人口实吧。”
这话完全无法安抚余少云愤怒的情绪,她猛地抬脚踹翻了软榻边的矮几,几上的茶盏、果碟瞬间滚落,青瓷碎片混着水渍溅了一地。
“端平?他护着谢知意便是端平?那我儿的苦楚算什么?本宫这个皇后的体面又算什么?”余少云抓着榻沿,指尖因用力而泛白,眼神狠戾如刀,“既然他不肯动,那本宫就亲自出手!周成安那边,不仅要撬开宫女的嘴,还要让她们指证谢知意才是幕后主使!我倒要看看,等所有‘证据’都指向她时,萧浔还能不能这般云淡风轻地护着她!”
气极败坏下,余少云直呼皇帝的名讳。
吟芳将珍珠揣进袖中,没再多劝,而是顺着她之意道:“娘娘,依奴婢看,那些洒扫宫女的指证还不够,若是能将佳婕妤身边的四大宫女牵扯进来,那才更有说服力。毕竟她们可是贴身伺候佳婕妤的人,她们若开口指证,陛下纵有疑虑,也不得不掂量几分。再者,那四大宫女跟着佳婕妤多年,她们的指证,会让佳婕妤百口莫辩的!”
“若她们能指证,是可能置谢知意于死地,可是她们都是谢知意从夏国带来的死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谢知意若倒了,她们这些异乡宫女在宫里更是寸步难行。想让她们背叛主子?难如登天。”余少云双眉紧锁,没吟芳那么乐观。
吟芳却道:“娘娘,那四大宫女虽忠心,但若是面临生死抉择,未必不会动摇。更何况,她们在宫里无依无靠,在宫外又没家人牵绊,唯一的依靠便是佳婕妤。若是佳婕妤自身难保,她们又何苦为之陪葬?咱们只需许以重利,并承诺保她们周全,或许能诱其反水。”
“你说得也有几分道理。”余少云微微颔首,“人活一世,谁不图个活路?谢知意能给她们的,本宫能给得更多;谢知意护不住她们的时候,本宫却能让她们活下去。本宫还可能给她们换个身份,离了这皇宫,去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安稳度日。”
吟芳见她接受了自己的建议,赶忙接着道:“她们四个虽说都在佳婕妤身边伺候,但佳婕妤对她们,不可能一样倚重,那不受倚重的,肯定会觉得委屈,会觉得被忽视,天长日久,心里难免存着些芥蒂。”
“那你们呢?是不是感觉委屈?感觉被忽视?”余少云目光锐利地盯着吟芳。
“娘娘何出此言?奴婢与咏芬、噙香、品幽四人,能在娘娘身边当差,是几世修来的福分,便是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怎会有半分委屈抱怨?”吟芳万没想到,她的一番话,会惹来余少云的质疑,赶紧表忠心。
“我们四个跟着娘娘,从潜邸到中宫,您给的体面和恩宠,宫里谁不眼红?”吟芳重重叩首,“月例比别处高两成,家人有难处您从不推辞,便是前几年品幽母亲病重,还是娘娘暗中派太医去瞧的。这般恩义,我们记在心里,只会想着如何替娘娘分忧,断不会生出半分妄念。”
余少云看着她伏在地上的身影,面色缓和,“起来吧,本宫不过随口一提罢了,不必如此惶恐。”
“奴婢们此生唯有尽心侍奉娘娘。”吟芳磕了个头,缓缓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