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填土

沈太后听得出余少云这番话,是在搪塞敷衍她,正要再敲打几句,眼角余光却瞥见朱嬷嬷从殿外轻步走进来。

朱嬷嬷走到门口便停住了脚,微微躬身,眼神里带着几分欲言又止的急切,显然是有话要回禀。

沈太后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面上掠过一丝不耐,随即扬声道:“行了,万寿节的事既已有了计较,便好生去办,莫要出了半分差错。时辰不早了,你们都散了吧,各自回宫理事去。”

余少云松了口气,只当真敷衍过去了,忙领着众人起身行礼:“恭送母后。”

沈太后摆了摆手,众嫔妃便随余少云退出了慈宁宫正殿。

殿门缓缓合上,隔绝了外面的脚步声,沈太后这才看向朱嬷嬷,语气沉了下来:“何事?”

朱嬷嬷快步上前,压低了声音:“娘娘,佳婕妤身边的大太监李成福,去了慎刑司,应该是呈交了什么证据。只是田副尉还没传讯过来,也不知道会是什么证据,但应该是能洗脱长春宫嫌疑的证据吧。”

沈太后笑,“这佳婕妤是个聪明人,事情办得相当妙啊!哀家原以为她要等到被皇后逼到墙角才肯出招呢,没成想她早早就备好了后路,皇后输在她手中,不冤啊!”

“娘娘说的是。”朱嬷嬷附和,“没想到看着温婉的佳婕妤,心机这么深。只怕这坑就是她挖来,等着皇后跳的。”

“不,这个坑,是皇后自己挖出来的,佳婕妤只是顺势填了几铲土。”沈太后眼中精光一闪而过,“那个小太监,怕是皇后安插在长春宫的眼线,只是事有凑巧,那小太监成了送饼的嫌疑人,皇后啊,就舍弃这个眼线,把给大皇子被害一事,栽赃给佳婕妤。而佳婕妤应该早就知道这小太监,是皇后的人,却一直按兵不动,等皇后构陷成型,她再放出证据来,皇后就栽了。”

“皇后娘娘岂不是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朱嬷嬷幸灾乐祸地笑道。

“何止呀。”沈太后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她这一闹,不仅折了安插在长春宫的眼线,更让陛下看清了她急功近利的心思。大皇子本就因腹泻伤了根基,她不想着好好护着儿子调养身体,反倒一门心思构陷后宫嫔妃,传出去,只会让人说她这个皇后心术不正、罔顾嫡子安危。

“再者,她拿自己安插的眼线做文章,本就落了下乘。如今佳婕妤抛出证据,等于当众揭穿她的算计。嗬,一个连自己人都能随意舍弃的主子,谁还敢真心依附?后宫之人向来见风使舵,往后怕是更没人肯为她卖命了。

“最要紧的是,她这步步紧逼,反倒让陛下对谢知意多了几分怜惜与提防。你看着吧,经此一事,陛下对皇后的猜忌只会更深,对长春宫那位,却要多留几分心护着了。这赔本的买卖,她做得可真‘精明’。”

“但是娘娘这么一来,佳婕妤也等于亮出利爪出来了,陛下难道就不会对她起防备之心?”朱嬷嬷问道。

“会不会,就看陛下以后会怎么对佳婕妤了,现在也说不准。”沈太后转动手中的佛串,“但佳婕妤这步棋走得巧,她不是主动寻衅,而是为了自保。有这个名头,纵有锋芒,也只会让陛下觉得她‘识时务’,而非‘野心勃勃’。再者,她怀着龙胎,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护身符。只要她安安分分把孩子生下来,些许锋芒,在龙裔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倒是皇后,明着是为嫡子讨公道,实则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连‘护子’这个最该占住的理,都被急功近利的算计盖了过去。”

沈太后长叹口气,“说到底,这宫里的输赢,从来不在一时的爪牙毕露,而在谁能让陛下觉得放心和安心。佳婕妤懂这个道理,皇后却不懂。”

“娘娘,那我们先前的安排,怕是用不上了。”朱嬷嬷说道。

“用不上就用不上吧,坐山观虎斗,也是一乐,且等她们俩败俱伤了,再出手也不迟。”沈太后往后一靠,智珠在胸的样。

沈太后在慈宁宫稳坐钓鱼台,皇后余少云在启元宫听闻李成福往慎刑司去,却有些沉不住气。

“李成福去慎刑司做什么?”余少云在殿内踱了两步,语气里带着不安,“他能有什么证据?小豪子的供词明明指向长春宫,佳婕妤又能拿出什么来推翻?”

吟芳跪在地上,一声不敢吭。她只觉得,事情怕是又要糟了。

余少云如困兽般走了几圈,走累了,在软榻上坐下,沉默片刻,道:“传讯给周成安,让他送小豪子上路吧。”

吟芳镇定地应道:“是。”

而后她起身,退后三步,转身大步朝外走去。

朱嬷嬷的传讯和吟芳的传讯,都还没来得及传到慎刑司,王泰和拿着李成福呈上的证据,带着李成福一起去了养心殿。

养心殿内,萧浔刚批阅完西镜巡抚的奏折,就宣王泰和进来,“查得如何了?”

“陛下,半个时辰前,长春宫佳婕妤娘娘身边的大太监李成福,送来了长春宫人员出入的登记册。”王泰和将册子呈上,“李成福就在殿外候。”

萧浔接过那本册子,翻开一看,上面用小楷写着:景和九年二月,长春宫宫人出入录。

末尾上,盖着长春宫掌事太监和宫女的小印,以及李成福、陈育琳和谷雨三人的私印,看磨损程度,不是后补的。

他翻到二月初十这天的记载,上面详细的记载宫中太监和宫女的出入情况,上面并没有小豪子出宫的记载。

这个情况,有两个可能,一是小豪子的确出宫了,但避开了所有人,没被记载;二就是小豪子没有出宫,他去皇子所送酥饼是谎言。

“宣李成福进来。”萧浔沉声道。

李成福进殿,行礼道:“奴才李成福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朕很好奇,为何这册子记载的如此详细?”萧浔开门见山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