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实证

“回陛下,婕妤娘娘素来不爱操心琐碎的事,就将所有的事都交到奴才、陈宫女和谷宫女手上,再由我们安排其他人。我们就学娘娘的法子,将事情分别交到几个人手中,他们也是这么办的。如是整个长春宫就被分成了许多小块,每三人负责一块,出了问题就找这三人,而三人互相监督,互为佐证。”李成福解释道。

萧浔哑然失笑,“她倒是个会偷懒的。”

“娘娘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与其事后费尽心神回想细节,倒不如事前就把该记的、该办的都一笔一笔记在纸上,谁做了什么,谁可为证,看册子就一目了然,既省事又能免除推诿扯皮,能很好的把事情给办好。”李成福继续补充道。

“看似简单粗暴的法子,却行之有效,甚好。”萧浔指尖在纸页边缘轻轻滑过,“不过这册子是长春宫的宫人记的,虽说有三人监督,可毕竟同处一宫,若真有人想做些手脚,未必就全然无隙可钻吧?”

“陛下说的是。”李成福坦然承认。

萧浔抬眼看向李成福,有几分诧异,他以为这人会辩解,“小豪子在长春宫待了些时日,若他真想溜出宫去,也不是办不到,对不对?”

“对,只要他买通守卫,确实可以人不知鬼不觉得溜出宫去。”李成福答道。

萧浔看李成福的目光添了几分欣赏,“你倒是坦诚。既如此,为何还敢笃定这册子能证清白?”

“回陛下,奴才不敢轻言‘笃定’,只是娘娘常说,凡走过必留痕,想全然抹去踪迹,难如登天。”李成福垂手回话,声音稳得没一丝波澜,“小豪子供称初十巳时从东北角门溜出,可那日东北角门的门轴在前一日,就已经坏了,奴才已向修缮处报修了。初十那天,木作匠人王师傅带着两个徒弟,在巳时初就进宫门修门轴,三人围着窄门忙活到午时才修好。”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本薄册呈上:“这是奴才去尚宝监辖下的《宫苑修缮档》上抄录下来的,上面记着东北角门初九巳时报修,初十王师傅带人来修门,他与轮值的管事太监都画了押,时辰与王师傅徒弟说的分毫不差。那门本就狭窄,三人蹲在门内拆换门轴,别说过人,便是孩童都溜不出去,小豪子若要过去,怎会没人察觉?”

“再者,小豪子若换走别的门,就得绕到西南角的杂役门。那日杂役门轮值的是公公姓马,他有个癖好,每半个时辰要在门内的青石板上刻一道竖痕记当班时辰。奴才去看过,初十巳时那道痕旁边,他还刻了个‘雨’字。巳时初,飘了一刻钟的细雨,而薪炭局的杂役送炭过来,也按规矩登记进出,再没旁人走动。东北角门有人修、西南角门有杂役送炭,若小豪子从这两个门出去,绝做不到悄无声息,尤其他手上还提着食盒。”李成福磕头,“请陛下明鉴。”

“好一个‘凡走过必留痕’。”萧浔合上册子,“王泰和,去查。李成福,你也回长春宫吧,好好伺候你家娘娘,这些事不必详说,免得惊忧到她。”

“是,陛下。”王泰和与李成福齐声应着,退后三步,转身出殿。

王泰和领了旨意,不敢耽搁,带着两个得力手下直奔宫苑修缮处。

木作匠人王师傅正在刨一块新木料,见慎刑司的人来了,手里的刨子顿了顿,忙放下工具迎上来:“不知王公公亲临,有何吩咐?”

“王师傅,二月初十那天,你是不是带人去修过长春宫东北角门的门轴?”王泰和问道。

王木匠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册子,“王公公请稍等,容小的看一看。”

他翻看小册子,王泰和瞥了一眼,发现上面的字不多,全是一些看不懂的符号。

“那天小的是巳时初刻到的长春宫,去修东北角门的门轴。”王木匠指着一旁的徒弟,“他们可以作证。”

“当时可有人进出?”王泰和问道。

王木匠摆手,“那门窄,没人过得去。”

在王木匠这里,证实了长春宫在初十那天,东北角门的确在修门轴,而小豪子是在东北角洒扫的人,他在供词上却丝毫没提修门的事。

这就相当不正常了。

另一边,去杂役门核实的手下也传回消息:马姓太监的青石板刻痕确有其事,初十巳时那道竖痕旁的“雨”字清晰可辨,薪炭局的送炭登记也与李成福所说分毫不差。

有了这些证据,可以说明小豪子初十巳时绝无可能离开长春宫,那么他去皇子所送酥饼一事,便纯属编造,所谓的“受长春宫宫女指使”更是无稽之谈。

这供词从头到尾都是精心编排的谎言,目的便是将脏水泼向长春宫,构陷佳婕妤。

是谁炮制出这样一份供词,不言而喻。

但王泰和只作不知,将所有的证据、证词和供词呈到萧浔面前。

萧浔看着面前的证据、证词和供词,久久不语。

余少云先前的迫不及待,已说明了许多问题。

她借着大皇子的事构陷他人,心思全扑在如何罗织佳婕妤的罪名上,竟把魏静伊沾染生漆的案子抛到了脑后。

萧浔对余少云十分失望,失望她身为中宫皇后,不以宽厚之心执掌后宫,反倒沉溺于阴私算计。

失望她身为母亲,不以嫡子安危为首要,却将其苦楚当作构陷他人的利刃。

更失望她与自己结发多年,竟连最基本的信任与敬畏都抛诸脑后,既然权欲熏心,不择手段。

多年宫中生涯,已让皇后面目全非。

萧浔抬手,示意王泰和退下。

沉默良久,萧浔眼中闪过一抹坚定,开口道:“刘永顺。”

“奴才在。”刘永顺应道。

“去启元宫传旨。”萧浔的声音略显沙哑,但听不出情绪,“皇后近来为大皇子操劳,恐是心神不宁,着令闭门静养一月,宫务暂由贵妃方允娴、贤妃沈落霞和”

停顿片刻,“婕妤周婉兰协办。”

刘永顺一惊,却也不敢多言,躬身应道:“奴才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