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都城隍驾到

都察院,公堂之上明镜高悬。~g,g.d!b`o`o`k\.¢n*e_t^

秦御史端坐于公案之后,目光如炬,扫过堂下众人。

堂下,王安旭与梅三娘分立两侧,一个神情悲愤,一个满脸怨毒,气氛己是剑拔弩张。

“你二人,有何冤屈,速速道来!”

秦御史声音威严。

王安旭抢在梅三娘之前,对着公案一揖,声泪俱下地哭诉完毕,便矢口否认自己与梅三娘有任何瓜葛。

“秦大人!下官所言,句句属实!”

王安旭指着梅三娘,一脸的义正辞严。

“此鬼来历不明,满口胡言,其言语荒诞不经,皆是鬼话连篇,断不可轻信啊!”

“我王家世代耕读传家,下官更是身负皇恩,忝为翰林学士,又岂会与这等来历不明的女子有何牵扯?!”

梅三娘闻言,气得是浑身发抖,鬼气翻涌,一双美目之中,几乎要流出血泪来!

“王安旭!你这狼心狗肺的无耻之徒!”

梅三娘对着秦御史,凄声泣诉。

“大人!休要听这奸贼一派胡言!”

“奴家……奴家梅三娘,本是杭州府头牌花魁,乃是这王安旭明媒正娶的发妻啊!”

“只因此獠上京赶考,高中之后,攀附上了当朝翰林大学士的千金,便嫌弃奴家出身,抛妻弃子!”

“他不止卷走了奴家所有的积蓄,更是为了迎娶新妇,绝了后患,竟狠心将奴家与他所生的亲儿发卖!

还将奴家……将奴家困于陋舍之中,一把火活活烧死啊!”

“此等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奴家便是化为厉鬼,也要向这奸贼索命!”

梅三娘一番话说得是字字泣血,声声含怨,听得在场众人无不动容。

唯有贾琮嗤之以鼻,你要当初有这份决心,他王安旭早不知道死几百遍了。

然而,王安旭却是梗着脖子一口咬定:

“一派胡言!全是这厉鬼为了脱罪,凭空捏造的谎言!”

“大人明鉴!数年之前的事情,早己是死无对证!她说什么便是什么吗?!”

场面一时僵持在那里。

梅三娘虽有满腔怨恨,却拿不出半点实质性的证据。

毕竟几年时间过去,人证物证,怕是早己湮灭无踪。

现场唯一可能知晓内情的人证,便只有那被定在原地、面如死灰的王老夫人。

然而,她乃是王安旭的生身之母,哪怕心中对梅三娘这个前儿媳再有几分愧疚与心疼。

又如何肯当堂站出来作证,亲手断送自己儿子的锦绣前程?

一时间,堂中诸人面面相觑,皆是束手无策。~纨`夲?鉮¢占` .唔+错*内′容?

梅三娘看着王安旭那副有恃无恐的嘴脸,又看了看沉默不语的王老夫人,一颗心,渐渐沉入无底的深渊。

只觉得天道不公,黑白颠倒,奸人当道,善者无门!

那滔天的怨气,几乎要压抑不住,破体而出!

秦御史看着眼前这般情景,亦是觉得棘手无比,只能硬着头皮,尝试着做出判决。

“肃静!”

他一拍惊堂木。

“此案,若如王翰林所言,乃是厉鬼寻衅,无故害人。

那此事便当由阴司地府管辖,本官不便插手。”

“若如这女鬼梅三娘所言……”

说到此处,秦御史顿了顿,目光转向梅三娘,忽然问道:

“你在杭州府之时,是何身份?”

梅三娘闻言,神情一黯,喃喃道:

“奴家……奴家出身青楼,虽后来攒够了银钱,为自己赎了身,但……但终究还是贱籍之身。”

秦御史闻言,点了点头,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那此事便严重了!”

“若你所言是真,那王翰林便不只是抛妻弃子那么简单!

他首先便犯了我大周律例中‘良贱不得通婚’之罪!”

“再加上其后丧心病狂,纵火杀人,拐卖亲子,桩桩件件,皆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此事,当由本官亲自上报朝廷,移交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法司会审!

若罪名坐实,按照以往惯例,最轻的结果,也是革去功名,去职为民,杖三百,流放三千里!

其所涉被卖丁口,亦当由官府出面赎回!”

秦御史一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义正词严。

“可如今,难就难在,你二人各执一词,又无旁的人证物证,实难辨明真假!”

“真是叫本官好生为难也!”

就在公堂之内所有人都一筹莫展,觉得此案怕是要办成一桩悬案,一锅夹生饭的时候。

公堂之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紧接着,一股威严浩瀚、令人不自觉心生敬畏的沛然神威,如同潮水般,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

堂上众人皆是心中一凛,不约而同地朝着大门方向望去。

只见一道

身着冕旒衮服、头戴平天冠、气度雍容华贵、神光内敛的身影。

在两名青面獠牙、手持哭丧棒与勾魂锁链的鬼将护卫下,缓缓步入公堂。

来者,正是那“承天鉴国司民昇福明灵王”——神京都城隍!

其神位秩正一品,享有天子规格的冕旒与十二章衮服,地位凌驾于天下所有地方城隍之上。¨我-得¨书+城? ′首·发,

乃是阴司之中,真正的封疆大吏!

“参见都城隍神君!”

在场所有人,无论是贾敬、贾琮、张清虚这等道门中人,还是秦御史这等朝廷命官,皆是立刻起身。

对着那都城隍躬身行礼,不敢有丝毫怠慢。

就连那半空中的神兽獬豸虚影,亦是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以示敬意。

秦御史更是受宠若惊,忙不迭地从公案后走出,便要将自己的主位让出。

“不知神君驾到,下官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神君快请上座!”

都城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摆了摆手,推辞道。

“秦御史不必多礼。”

“此案毕竟涉及阴阳两界,又是在本神的辖区之内发生。

本神听闻之后,于情于理,都不好不来旁听一二。”

都城隍并未坐那主位,只是让鬼将在旁侧搬来一张太师椅,施施然坐下,示意秦御史继续。

“本神只是旁听,秦御史只管照常审案便是。”

他又开口问道:

“不知此案,如今审理到了哪个地步?”

秦御史强自按捺下心中的激动与狂喜,知道自己今日这番作为,怕是真的要名垂青史了!

他连忙将方才的审理情况,以及眼下的僵局,恭恭敬敬地向都城隍汇报了一遍。

“……如今二人各执一词,苦无证据。

下官正打算,明日一早,先上奏本,弹劾王翰林品行不端,、。

再派得力人手,星夜赶赴杭州府,并于京城之内,暗中走访查证,以验二人所言真假。”

都城隍听完,赞许地点了点头,随即忽然一笑。

“秦御史查案严谨,心思缜密,本神佩服。”

“只是,要去那杭州府查访,一来一回耗时费力,怕是多有不便。”

“此事,倒也好办。”

都城隍伸出宽大的左手,掌心向上,轻轻一托。

“本神统领天下城隍阴司,若要更改人生死,延续人寿命,或许还要费些手脚,上报东岳,请示地藏。”

“但若只是查明一段过往原委,倒也不难。”

话音刚落,便见两本厚重古朴、散发着幽幽乌光的簿册,凭空出现在其掌心之上!

正是那记录着杭州府与神京城两地,所有生灵过往今生的——生死簿!

“秦御史,请看。”

都城隍将那两本生死簿递了过去。

因其上记载了两地所有人的生平之事,天机繁杂,凡人不可轻阅。

故而都城隍在上面暗中使了法术,让秦御史翻开之后,只能看到与王安旭、梅三娘、陈楚惠、王老夫人等相关人等的命运波折与过往经历。

秦御史双手颤抖着接过生死簿,恭恭敬敬地翻阅起来。

越看,脸色便越是阴沉。

越看,额头上的青筋便越是暴跳!

片刻之后,秦御史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将生死簿恭恭敬敬地交还给都城隍。

案情,己然昭然若揭,再无半分疑点!

秦御史缓缓走回公案之后,整个人气势大变,眼中充满了滔天的怒火与鄙夷!

“啪!”

又是一记惊堂木,这一次,力道之重,几乎要将那坚硬的铁梨木公案拍裂!

“王安旭!”

秦御史厉声大喝,指着堂下那早己面无人色的王安旭,怒斥道!

“你可知罪?!”

“你诱骗良家女子梅三娘,与之私通苟合,并生下一子!”

“事后,你卷走其全部积蓄,上京赶考,攀附权贵!

将你那卧病在床的老母,弃之不顾,全由那梅三娘一人照料!”

“你高中之后,非但不思感恩,反而另娶新妇。

为绝后患,竟丧心病狂,将你二人所出亲子,狠心发卖!

又纵火焚屋,将那对你情深义重、有恩于你的苦主梅三娘,活活烧死!”

“桩桩件件,罄竹难书!

你之罪,天理不容!

国法难恕!”

秦御史气得是浑身发抖。

“本官只恨自己只是一介小小御史,手中没有前朝包龙图那三口御赐的铡刀!”

“否则,今日定要让你这等狼心狗肺、猪狗不如之辈,尝一尝我大周律法的森严无情!”

他转过身,对着贾敬、贾琮、张清虚以及都城隍深深一揖。

“下官,多谢敬老爷,多谢琮三爷,多谢张道长,多谢城隍神君襄助!”

“若非有诸位相助,让下官查明此案原委,下官险些被这等奸邪

小人蒙蔽,让他逍遥法外!”

“能与此等小人同朝为官,下官羞也羞死了!”

秦御史回过身,再次看向王安旭,眼中只剩下冰冷的厌恶。

“你放心!”

“明日一早,本官定当亲自上奏,将你所有罪行,公之于众!

定要请得圣裁,将你明正典刑,治你死罪!

还堂下梅氏一个公道!”

都城隍见此间阳世之事己了,便站起身来,对着梅三娘淡淡开口。

“梅三娘,阳间之案己审结,你且随本神回转阴司,接受阴律审判吧。”

“你放心,你虽为厉鬼。

但一路行来,却未沾染无辜人命。

想来阴司判罚,也不会太过苛责。”

谁知,那梅三娘此刻怨气滔天,对着都城隍,竟是执拗地摇了摇头。

“神君!小女子不服!”

“只要一天没能亲眼看到王安旭这奸贼的凄惨下场,小女子便是魂飞魄散,也绝不入轮回!”

都城隍身旁那手持判官笔的阴司判官,闻言勃然大怒,厉声呵斥。

“放肆!区区一介游魂野鬼,也敢在城隍驾前讨价还价?

阴司轮回,岂是由得你做主的吗?!”

都城隍却是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让那判官退下。

他看着梅三娘,温和地说道。

“放任你在这阳间游荡,终非正途,亦有违阴律。”

“你看这样可好?”

“念你在阳间并无滥杀无辜之举,且确有天大的冤情在身。

本神便做主,先将你收押于我这城隍司内。”

“等来日,这王安旭的判罚下来,明正典刑之时。

本神再放你回那阳间法场,让你亲眼一睹为快,了却你这桩心愿。”

“你看如何?”

梅三娘听到此言,再无话说,对着都城隍俯身下拜,泣不成声。

“多谢神君开恩……多谢神君开恩……”

至于王家三人,除了王安旭的妻子陈楚惠,因并未参与到王安旭的罪行之中,被秦御史当堂放还之外。

王安旭本人,以及其母王老夫人,因犯下“良贱通婚”(家长知情纵容,与子同罪)、“纵火杀人”、“拐卖人口”等多项重罪。

均被当堂收押,打入都察院大牢,只待明日三法司会审,明正典刑!

尤其是那拐卖人口之罪,在大周律例之中,乃是重罪中的重罪。

视情节严重,甚至可上升到“十不赦”的范畴!

此刻满脑子都是“赚大发了,青史留名有望”的秦御史,又岂会轻易放过这等彰显自己铁面无私、为民做主的大好机会?

事情至此,总算告一段落。

史一鸣哪怕再如何心疼不舍,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从都城隍与阴司判官的手里抢人。

只能眼睁睁看着梅三娘的身影,被鬼将带走,消失在夜色之中。

而那被当堂释放的陈楚惠,虽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但总算暂时逃过一劫。

只是,等到皇帝赏赐的玉琼院被收回之后。

在那座曾经有忠仆含冤投井的宅院之中,等待她的,又将是什么呢?

怕是那投井自尽的丫鬟紫嫣,早己等候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