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的重量(二)(147)
西瓜的重量(二)
林小满把养父接回家的第三天,王强失业了。
那天晚上,王强比平时回家晚了三个小时。林小满正扶着养父在客厅里慢慢走动——医生说过,适当的运动对肺部有好处。门锁转动的声音响起时,她看见丈夫的脸色灰败得像蒙了一层尘土。
"怎么了?"林小满递上一杯温水,王强的手冰凉。
"公司...没了。"王强声音干涩,"老板卷款跑路,整个技术部三十多号人,三个月的工资都没发。"
水杯在林小满手里晃了一下,几滴水溅在地板上。她下意识看向养父的房间,门关着,李德昌应该已经睡了。
"全部积蓄..."王强蹲下来,双手抱头,"我们投在公司的那二十万..."
林小满感到一阵眩晕。那二十万是他们准备明年换房子的首付款,其中八万还是养父去年硬塞给他们的"嫁妆"。
卧室门轻轻响了一声,林小满回头,看见养父站在门口,身上披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睡衣。
"爸,您怎么起来了?"她急忙走过去。
李德昌的目光在王强身上停留了片刻:"出什么事了?"
王强站起来,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没事,爸,就是工作上的小问题。"
"我听见了。"李德昌慢慢走到沙发边坐下,"钱没了可以再挣,人没事就好。"
林小满鼻子一酸。养父总是这样,一辈子没说过什么漂亮话,但每句朴实的话里都裹着沉甸甸的关心。
那晚,等养父睡下后,林小满和王强在厨房小声商量到凌晨两点。银行卡里还剩六万多,是留着应急用的。王强说有几个前同事在组团队创业,邀请他加入,但前半年可能只有基本工资。
"养父的治疗费..."王强欲言又止。
林小满咬着嘴唇。今天下午她刚去过医院,医生建议使用一种进口靶向药,一个疗程五万,不在医保范围内。
"先用存款。"她声音很轻但很坚决,"你的创业机会不能错过。"
王强握住她的手:"可是..."
"没有可是。"林小满抬头看他,"那是我爸。"
第二天一早,李德昌起得比谁都早。林小满走出卧室时,发现餐桌上摆着热腾腾的小米粥和煎馒头片,养父却不见人影。她在阳台上找到了他——老人正蹲在那里,小心翼翼地给林小满养的多肉植物松土。
"爸,您别忙这些。"林小满赶紧过去扶他。
李德昌拍拍手上的土:"闲着也是闲着。这些小家伙缺水了,你看叶子都皱了。"
林小满这才注意到,养父的手指关节肿得厉害,指缝里还带着新鲜的泥土。她突然想起小时候,养父也是这样蹲在菜园里,教她分辨杂草和菜苗。
"爸,今天去医院复查,记得吗?"她轻声提醒。
李德昌的动作顿了一下:"花那冤枉钱干什么,爸感觉好多了。"
"必须去。"林小满态度坚决,"我已经约好车了,十点出发。"
医院走廊永远充斥着消毒水的气味。林小满扶着养父做完全套检查,等待结果时,主治医生把她单独叫进了办公室。
"你父亲的情况比预想的进展更快。"医生指着Ct片子上一团阴影,"这里,还有这里,都扩散了。"
林小满握紧了包带:"上次说的靶向药..."
"可以试试,但效果不敢保证。"医生推了推眼镜,"而且费用..."
"我们用。"林小满打断他,"今天就开药。"
回到候诊区,她看见养父正和王强低声说着什么,两人看到她立刻停止了交谈。李德昌的脸色比早上更差了,额头上一层细密的汗珠。
"爸,您不舒服吗?"林小满蹲在他面前。
李德昌摇摇头,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得整个身子都在颤抖。林小满慌忙拍着他的背,感觉到手掌下嶙峋的骨头。等咳嗽平息,养父的手帕上赫然有一抹刺眼的红色。
靶向药开出来了,小小的一盒,五万八。林小满刷卡时,手指微微发抖。王强站在她身后,无声地捏了捏她的肩膀。
回家的出租车上,李德昌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突然说:"小满,爸想回乡下住两天。"
"不行!"林小满几乎是喊出来的,司机从后视镜看了她一眼,"您现在的状况..."
"就两天。"养父的声音很平静,"有些东西要收拾,还有些老朋友要见。"
王强插话:"爸,要不我陪您回去?"
李德昌笑了笑:"你工作忙,不用陪。我保证,两天后就回来。"
林小满还想反对,却看见养父眼里那种固执的光——她太熟悉这种眼神了,从小到大,每当养父决定要做某件事时,就会露出这样的神情。
"就两天。"她最终妥协,"我每天早中晚给您打三次电话。"
第二天一早,王强借了朋友的车送李德昌回乡下。临行前,养父把一个牛皮纸信封塞到林小满手里:"这个你收好。"
林小满打开一看,是存折和银行卡,还有一张写着密码的纸条。
"爸!这..."
"密码是你生日。"李德昌已经转身上车,"爸用不着这些了。"
整整一天,林小满都心神不宁。中午打电话时,养父说在收拾东西;晚上再打,他说在老邻居家喝茶。电话那头隐约有咳嗽声,但养父坚持说只是呛到了。
王强深夜才回来,身上带着夏夜田野的气息。
"爸怎么样?"林小满急切地问。
"精神还不错。"王强脱下外套,"他把老房子挂到中介了,说要卖掉。"
林小满愣住了:"卖房子?为什么?"
"他没说。"王强摇摇头,"但我觉得...他是在安排后事。"
这句话像一把钝刀,狠狠扎进林小满心口。她突然想起那个牛皮纸信封,急忙从抽屉里翻出来。存折上的数字让她瞪大眼睛——十八万七千元。
"这...这怎么可能?"林小满手指颤抖,"爸哪来这么多钱?"
王强也吃了一惊:"他平时不是靠种地卖西瓜为生吗?"
林小满翻看流水记录,发现过去五年,每个月都有一笔两千元的固定入账,汇款人是一个叫"张卫国"的名字。
"张卫国..."林小满喃喃重复,这个名字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来在哪听过。
第二天下午,林小满提前下班,坐长途车去了李家村。养父的老房子门没锁,她推门进去,看见李德昌正坐在院子的枣树下,面前摆着一个她从未见过的木盒子。
"爸?"
李德昌明显吓了一跳,慌忙合上木盒:"小满?你怎么来了?"
"我不放心您。"林小满走过去,目光落在那只漆面斑驳的木盒上,"这是什么?"
李德昌犹豫了一下,最终打开盒子:"一些旧东西。"
盒子里有几张发黄的照片,一枚褪色的五角星徽章,还有一本薄薄的笔记本。林小满拿起最上面的照片——上面是一个年轻军人站在坦克旁的合影,那人眉目间依稀有养父的影子。
"爸,这是您?"
李德昌点点头:"当兵时候的。那是1976年,爸在坦克连。"
林小满又翻看其他照片,突然在一张集体照背面发现一行字:"钢铁七连全体战友留念,1979年2月"。照片上有十几个年轻军人,每个人都笑得灿烂,但照片右下角被剪去了一小块。
"这里怎么缺了一块?"她问。
李德昌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年代久了,破损了吧。"
林小满正想追问,突然注意到木盒底层露出一角纸片。她轻轻抽出来,发现是一张泛黄的出生证明,上面写着"林小满,女,1988年3月15日生",但父母姓名一栏被墨水涂黑了。
"爸,这是我的出生证明?"她声音发颤,"我的亲生父母..."
李德昌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这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厉害。林小满慌忙放下文件去拍他的背,却摸到一手温热的液体——养父咳血了。
"去医院!现在就去!"她几乎是哭着喊出来的。
县医院的急诊室里,医生给李德昌打了止血针和镇静剂。等老人睡着后,医生把林小满叫到走廊。
"病情恶化了,肺部感染引起出血。"医生面色凝重,"靶向药的效果不明显,我建议住院治疗。"
林小满机械地点着头,脑子里却全是那张被涂黑的出生证明。养父从未提起过她的身世,每当她问起,只说是在镇上的福利院领养的她。
回到病房,她发现养父已经醒了,正望着窗外发呆。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爸,"林小满在床边坐下,决定开门见山,"我的亲生父母是谁?"
李德昌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然后慢慢转过头来:"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看到了出生证明。"林小满直视养父的眼睛,"您一直知道他们是谁,对吗?"
病房里安静得能听见输液管里液体滴落的声音。李德昌的嘴唇颤抖着,最终长长叹了一口气。
"你母亲...叫林秀兰。"他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她是个好姑娘。"
林小满心跳加速:"那我父亲呢?"
李德昌闭上眼睛:"小满,有些事...不知道比知道好。"
"我有权利知道!"林小满声音提高了几分,隔壁床的病人朝这边看过来。
养父睁开眼,目光中是林小满从未见过的痛苦:"你父亲...已经不在了。你母亲生下你后不久也...走了。我是你父亲的战友,答应过照顾你。"
这个简单的解释背后明显隐藏着更多故事,但李德昌又开始咳嗽,医生闻声赶来,谈话不得不中断。
当晚,林小满在养父的老房子里翻找线索。在卧室的衣柜顶层,她发现了一个锁着的铁盒,钥匙不知所踪。而在床头抽屉里,她找到一本发黄的日记本,扉页上写着"李德昌,钢铁七连,1979"。
日记大部分记录的是军营生活,但最后一页的日期是1988年4月2日,只有短短几行字:
"今天去看了小满,长得真像秀兰。老连长说得对,孩子无辜。等手续办好就接她回家。卫国答应每月寄生活费来,但我不会用那钱,都给小满存着。"
林小满恍然大悟——存折上那个"张卫国",就是被剪掉的照片一角里的人,很可能是她的生父。但为什么养父要隐瞒这些?为什么照片要被剪掉一块?
第二天一早,医院打来电话,说李德昌半夜病情突然恶化,已经转入iCu。林小满赶到医院时,医生递给她一张病危通知书。
"肺部大出血,呼吸衰竭。"医生的眼镜反射着冷光,"需要插管,上呼吸机,但即使这样...您要做好心理准备。"
林小满签完字,双腿发软地走到iCu门口。透过玻璃,她看见养父身上插满了管子,那具曾经背着她走过西瓜田的强壮身躯,如今瘦小得几乎被白色的被单淹没。
护士递给她一个塑料袋:"这是病人的个人物品。"
林小满打开一看,是养父的衣物和一个小布包。布包里装着那把她在衣柜里没找到的铁盒钥匙。
王强赶到医院时,看见妻子坐在iCu外的长椅上,手里捧着一个打开的旧铁盒,泪流满面。
"怎么了?"他紧张地问。
林小满举起铁盒里的一张照片:"我知道了...全都知道了..."
照片上是年轻的李德昌和另一个军人并肩而立,背后是一辆坦克。照片底部用钢笔写着:"李德昌与张卫国,钢铁七连,1979年1月"。而照片边缘有明显的裁剪痕迹——原本应该是三个人的合影。
铁盒里还有一封信,信封上写着"致小满",是李德昌工整的字迹。林小满颤抖着打开信纸,养父的秘密终于在她面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