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的条件(四)(286)

赡养的条件(四)

周父回家的第二天晚上,全家人聚在客厅里开了一次正式的家庭会议。林淑芬特意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上面工整地写着新的照顾方案。

"这次我们重新分配一下,"她环顾四周,"考虑到大家都有实际困难,不再硬性要求金额和天数,但基本原则不变——责任共担。"

周志强接过话头:"我和淑芬负责日常照顾,但需要大家配合。大姐,你每周六来陪爸一天,不用出钱,但得保证时间。"

大姐周梅搓着手点头:"行,我让明明他爸看店,我一定来。"

"二姐,"林淑芬转向周芳,"你工作忙,就每两周来一次,但来的时候负责带爸去医院复查和拿药。"

周芳推了推眼镜:"没问题,我可以安排在周末。"

"志勇,"周志强看着弟弟,"你心细,负责爸的康复训练,每周两次。钱的事...量力而行吧。"

周志勇刚要开口,他妻子王丽突然插话:"我们出两千一个月吧,再多真的..."她瞥了丈夫一眼,没再说下去。

周父坐在沙发中央,目光从一个个子女脸上扫过。他清了清嗓子,声音还是有些沙哑:"我...有退休金,够用。你们...别为难..."

林淑芬注意到,这次没有人再争执。大家默默接受了新的安排,连最爱较真的周芳也没提出异议。

会议结束后,周梅留下来帮林淑芬收拾茶杯。她欲言又止了好几次,终于小声开口:"淑芬...明明他爸...失业了。"

林淑芬手一抖,茶水洒在桌面上:"什么时候的事?"

"就上周,"周梅的声音带着哭腔,"厂子彻底倒闭了,欠了三个月工资没发...我们那小店,根本不够开支..."

林淑芬抽出纸巾擦桌子,不知该说什么。周梅继续道:"爸给我的那三千块...交了明明的补习费...我现在连生活费都给不起爸..."

"大姐,"林淑芬握住她颤抖的手,"先别想钱的事,把家里安顿好再说。"

周梅的眼泪滴在两人交握的手上:"爸要是知道...该多失望..."

"不会的,"林淑芬坚定地说,"爸比我们想象的更坚强。"

送走周梅,林淑芬把这事告诉了周志强。他沉默良久,叹了口气:"我说大姐最近怎么老穿那件旧外套..."

第二天是周六,周梅如约而来。她眼睛红肿,显然哭过,但在父亲面前强装笑颜。周父却一眼看穿了女儿的心事。

"梅啊,"趁林淑芬在厨房忙活,周父把大女儿叫到阳台,"家里...有难处?"

周梅的伪装瞬间崩塌,眼泪夺眶而出:"爸...我对不起您...小明他爸失业了...我..."

周父用不灵活的右手从口袋里摸出存折,塞给女儿:"拿着...应急。"

周梅像被烫到一样缩回手:"不行!爸,这怎么行!"

"我的钱...不就是给你们用的?"周父固执地抓着女儿的手,"拿着...别让孩子受苦。"

周梅最终颤抖着接过存折,扑在父亲肩头放声大哭。周父轻轻拍着女儿的背,就像四十年前哄那个摔破膝盖的小女孩一样。

林淑芬在厨房门口看到这一幕,轻轻关上了门,给父女俩留出空间。

下午,周父午睡时,周志强接到二姐周芳的电话。她的声音异常疲惫:"志强,我调岗了...从项目部调到了后勤。"

周志强一愣:"怎么回事?你不是说要升总监吗?"

电话那头传来苦笑:"因为我连续请假照顾爸,大客户被同事抢走了...公司觉得我'分心'..."

"这太不公平了!"周志强愤愤道。

"职场就这样..."周芳的声音低了下去,"别告诉爸...他该自责了。"

周志强挂掉电话,发现林淑芬正担忧地看着他。他简单转述了二姐的情况,林淑芬皱眉:"二姐那么好强的人..."

晚饭后,周父突然说想散步。周志强陪他慢慢走到小区花园。初夏的晚风带着花香,周父在一张长椅上坐下,示意儿子也坐。

"芳芳...工作不顺?"周父突然问。

周志强一惊:"爸您...怎么知道?"

周父望着远处的落日:"她今天...没发朋友圈...平时每天发工作照..."

周志强这才明白,原来父亲一直默默关注着每个子女的点点滴滴。他斟酌着词句:"二姐是遇到点挫折...但以她的能力,很快会好的。"

周父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名片,递给儿子:"我老同学...儿子开公司的...让芳芳...联系看看。"

周志强接过名片,心里一阵酸楚。原来父亲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为子女铺路。

周日是周志勇值班的日子。他一早就兴冲冲地来了,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康复器材。

"爸!看我给您买了什么!"他献宝似的展示着各种握力器、按摩棒,"医生说这些对恢复有帮助!"

周父微笑着看小儿子忙活,突然问:"丽丽...没来?"

周志勇的动作顿了一下:"她...回娘家了..."

"吵架了?"周父一针见血。

周志勇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沙发上:"还不是因为照顾您的事...丽丽觉得我太投入,忽略了她和孩子..."

周父沉默了一会儿,慢慢起身走向卧室。片刻后,他拿着一个红绸布包出来,递给小儿子:"给你...结婚时...准备的。"

周志勇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对金镯子,款式古朴厚重。"爸...这..."

"本想...给你们十周年..."周父拍拍儿子的肩,"哄哄丽丽...女人...要疼..."

周志勇的眼圈一下子红了,他紧紧抱住父亲:"爸...对不起...我老是让您操心..."

林淑芬在厨房门口目睹这一切,心里既温暖又酸涩。她突然意识到,这个曾经被他们视为"负担"的老人,其实一直是这个家的精神支柱。

周一早晨,林淑芬正在准备早餐,周父自己拄着拐杖慢慢走到厨房门口。

"淑芬...我想学用手机...转账..."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林淑芬擦了擦手:"爸,您要转给谁?我帮您操作就行。"

周父摇摇头:"想自己来...不能总麻烦你..."

林淑芬心头一热,耐心地教老人操作智能手机。周父学得很认真,尽管右手不灵活,但坚持自己一遍遍尝试。

"爸,您要给谁转账啊?"林淑芬忍不住问。

周父调出一个聊天记录,是和老同学的对话。原来他联系了几个老朋友,帮大女婿找了份临时工作。

"小明他爸...会开车...老李车队缺人..."周父一边笨拙地操作手机,一边解释。

林淑芬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老人自己身体还没好利索,却还在为子女奔波。

中午,周志强回家吃饭时,林淑芬把这事告诉了他。他沉默地扒了几口饭,突然放下筷子:"淑芬,我想把爸的情况发到朋友圈。"

"什么?"林淑芬一愣。

"不是诉苦,"周志强解释,"我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老人不是负担,他们是宝藏。"

当天下午,周志强发了条长朋友圈,讲述了周父如何在病中仍心系子女的故事。他没有设置分组,所有人都能看到。

没想到,这条朋友圈竟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反响。先是周芳的前客户点了赞,并发消息询问详情。接着,周志勇的妻子王丽转发了这条朋友圈,配文"有这样的公公是我的福气"。

最神奇的是,第二天一早,周芳兴奋地打来电话:"志强!那个大客户回来了!他说被爸的故事感动,指名要跟我合作!"

周志强笑着把消息告诉父亲,周父却只是淡淡地笑了笑,继续摆弄他新学的手机转账功能。

周末,周梅带着丈夫和明明来了。大女婿一进门就给周父深深鞠了一躬:"爸,谢谢您介绍工作!"

周父摆摆手:"自家人...不说这个..."

明明扑到爷爷怀里,兴奋地说:"爷爷!爸爸赚钱给我买新书包了!"

周梅站在一旁抹眼泪,这次是喜悦的泪水。她悄悄把存折还给父亲,小声说:"爸,等我们宽裕了,一定加倍还您..."

周父把存折推回去:"留着...应急..."

中午,周芳也来了,一身利落的职业装,精神焕发。她给父亲带了个高级按摩仪,还特意向林淑芬道谢:"嫂子,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林淑芬摇摇头:"都是一家人。"

最让人意外的是,周志勇的妻子王丽也来了,手腕上戴着那对金镯子。她主动去厨房帮林淑芬做饭,态度亲切了许多。

"嫂子,"王丽一边切菜一边说,"我想通了...赡养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志勇最近成熟多了,我得谢谢爸..."

午饭时,一大家子人围坐在餐桌旁,气氛久违的热闹。周父坐在主位,看着儿女们谈笑风生,眼里闪着满足的光。

饭后,周芳主动提议:"咱们拍张全家福吧!"

大家簇拥着周父站在客厅中央,明明拿着手机自拍。就在快门按下的瞬间,周父突然举起不再那么颤抖的右手,比了个"v"字手势。

所有人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一阵欢笑。这个小小的动作,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说明老人的康复状况。

晚上,等其他人都走了,周志强和林淑芬坐在阳台上乘凉。

"真神奇,"周志强感叹,"才两周时间,感觉什么都变好了。"

林淑芬望着星空:"不是变好了,是我们学会看见好了。"

周志强握住妻子的手:"辛苦你了。说真的,要不是你当初提出那些条件,我们可能现在还在一团乱。"

林淑芬摇摇头:"那些条件其实很幼稚...亲情哪能用条款约束?"

"但正是那些条件让我们开始思考责任的分担,"周志强认真地说,"就像爸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卧室里,周父躺在床上,听着阳台上儿子儿媳的谈话,嘴角微微上扬。他拿起床头的全家福,轻轻抚过每个人的笑脸,然后满足地闭上了眼睛。

这一刻,他终于不再觉得自己是负担。因为他明白,真正的家人,从来不会把爱当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