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走访当年的知情人士
“我周阳保证,把大家说的每一个字,都带回去,认真研究,拿出让大家满意的方案。”
他的真诚,没有回避问题的态度,以及没有采取强制手段的做法,让一些原本情绪激动的人,慢慢安静了下来。
人群中,开始有人窃窃私语。
“这个周区长……好像跟之前的不太一样?”
“是啊,没带警察,就这么过来了……”
“听听他说啥?”
【系统:检测到宿主通过真诚沟通和【情绪疏导】,初步缓解了目标群体(上访群众)的对抗情绪,赢得了部分信任。】
虽然大部分人依然带着敌意和不信任,但至少,那个最激烈的对抗局面,开始出现了一丝松动。
有人不再喊口号了,有人开始盯着周阳,眼神里带着审视和探究。
周阳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有无数的障碍和博弈。但他已经成功地打开了对话的窗口。
他站在那里,面对着几百双眼睛,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也感觉到了肩上的责任。
这场提拔前的“毕业大考”,才刚刚拉开序幕。
他已经走进了旋涡中心。现在,是时候看看,如何才能破局而出了。
明港区主干道终于恢复了通行。
但幸福里小区的上访事件,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不散。
周阳从现场回来,嗓子有点哑,身上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疲惫。
他初步稳住了群众情绪,让他们推选代表,约了时间地点,愿意坐下来谈。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但周阳知道,这只是把“堵路”的显性矛盾,转化成了“谈判”的隐性博弈。真正的难题,还在后面。
回到办公室,周阳没有休息。他让小李把所有能找到的关于幸福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资料,一股脑儿全搬过来。
文件堆得像小山。
泛黄的规划图,密密麻麻的会议纪要,各种审批文件,还有厚厚的居民信访记录。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纸张和灰尘的味道。
【弹幕:这是要开启“档案管理员”模式?】
【弹幕:大型历史文献阅读理解现场!】
【弹幕:这灰尘,一看就是有年头的老账本啊!】
周阳戴上口罩,一头扎进了资料堆里。他需要从这些冰冷的文字里,挖出隐藏在
系统适时启动了功能。
【系统:【基层民情雷达】深度扫描中……正在关联历史数据……】
【系统:【记忆宫殿】已开启,正在为您构建信息关联网络……】
【系统:【信息溯源(临时)】启动,正在追溯关键信息源头……】
他翻阅着。
一份份文件在他手中快速掠过。
眼睛扫过文字,脑海中,那些零散的信息碎片开始被系统串联起来。
规划图上的美好蓝图,与信访记录里居民对房屋质量的抱怨形成鲜明对比。会议纪要里振奋人心的讲话,与实际工程进度和资金拨付的滞后显得格外讽刺。
他注意到一些不寻常的地方。
比如,某个时间节点的工程量突然被大幅度增加,但对应的资金拨付却显得仓促且缺乏细节。
比如,几次关键的决策会议,参会人员名单里总有那么几个熟悉的名字,他们的发言总是指向同一个方向。
周阳的眼神越来越凝重。这不像是一个简单的“补偿没谈拢”的问题。这背后,藏着更深的东西。
他放下文件,揉了揉眉心。这些资料就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表面看着杂乱无章,但每一根丝线都连接着某个节点。
那些节点,可能就是问题的关键。
他决定走访一些当年的知情人士。
首先找到的是区建设局的一位老科长,当年参与过这个项目的前期工作。老科长已经退休好几年了,身体不太好。周阳提着水果上门。
在老科长的家里,周阳没有直接问敏感问题,而是先聊家常,关心他的身体。慢慢地,气氛缓和下来。
周阳不经意间提到了幸福里小区改造的事。
老科长一听,脸色明显变了。眼神闪烁,欲言又止。
“周区长啊,这个项目……唉,一言难尽啊。”他叹了口气。
“我知道肯定有很多复杂情况。”
周阳语气真诚,“您是老前辈,经验丰富,对情况最了解。现在出了问题,群众闹得厉害,我这个年轻人能力有限,想请您指点指点。”
他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听着,眼神里带着请教和尊重。
【系统:【情绪疏导(临时)】对目标(老科长)生效,正在缓解其顾虑情绪……】
【系统:【历史信息回溯(临时)】启动,正在辅助宿主理解目标话语中的隐含信息……】
在周阳的真诚和系统能力的辅助下,老科长终于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他没有直说具体细节,但透露了一些关键信息。
“当年的情况复杂啊……上面压得急,
“工程量……有些水分是有的,但没想到后面会搞成这样。”
“资金……唉,钱这个东西,就像水一样,流着流着就不知道流哪儿去了……”
他说得断断续续,但周阳却从这些碎片化的词语中,捕捉到了关键信息。
虚报工程量。
资金挪用。
上面压力。
周阳结合档案资料和老科长的讲述,脑海中的画面逐渐清晰起来。
当年,为了响应某个号召,幸福里小区的改造项目被作为重点工程强行上马。
为了尽快立项争取资金,有人虚报了工程量和预算。
拿到资金后,部分资金被挪作他用,或许是填补其他项目的窟窿,或许是流进了不该流的地方。
结果就是,实际投入到改造中的资金严重不足,工程质量大打折扣,很多承诺的改造内容没有兑现。
而当年制定的补偿方案,也是基于虚报的工程量和低估的安置成本,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