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谁是猎人,谁是狐狸
电视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临海市的财经新闻板块,就成了海通物流的专场。
股价一字跌停,开盘即封死,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公司楼下被各路记者和闻讯赶来的股民围得水泄不通,李大海连办公室的门都不敢出。
银行的催贷电话一个接一个,合作方发来的解约函,用传真机打出来,都能当卷纸用了。
一座商业大厦的倾倒,只需要二十四小时。
周阳看着手机上的新闻,表情平静地喝了口茶。
他知道,李大海这条鱼,已经翻了肚皮。
但真正的大鱼,还藏在深水区。
就在这时,一个陌生的号码打了进来。
周阳接起电话,对面传来一个沉稳厚重的中年男声。
“是周阳同志吗?我是市纪委的李天明。”
周阳心里微微一动。
市纪委副书记,李天明。
这位可是临海官场上出了名的“铁面判官”,据说经他手办的案子,就没有撬不开的嘴。
“李书记,您好。”周阳的语气很客气。
“下午三点,有时间吗?老城区的‘静心茶馆’,我有点事,想跟你聊聊。”
“好的,我准时到。”
挂了电话,周阳的嘴角,勾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好家伙,专业团队终于下场了。
……
静心茶馆,名字雅致,位置偏僻。
周阳到的时候,李天明已经在了。
他看起来五十岁出头,面容严肃,眼神锐利,常年紧绷的嘴角让他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场。
“周阳同志,坐。”李天明指了指对面的位置,亲自给他倒了杯茶。
“李书记您太客气了。”
“不用客气。”李天明开门见山,“昨天的电视节目,我看了,做得很好。”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着周阳。
“你这一手,打在了七寸上,也帮我们省了不少事。”
周阳笑了笑,没接话。
他知道,重头戏在后面。
果然,李天明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海通物流的问题,我们纪委其实已经盯了一段时间了。我们知道它有问题,也知道它背后有人。”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字字千钧。
“有些同志,在位置上坐久了,就忘了自已是谁。把公家的资源,当成了自家的后花园,把城市的发展,当成了自已敛财的工具。”
“但是……”李天明叹了口气,流露出一丝无奈,“他们做得太干净了,时间也太久了。很多证据链,都断了。我们有怀疑,但没有铁证,很难形成完整的闭环。”
周阳静静地听着。
他听明白了,李天明这是在向他交底,也是在向他……求援。
他需要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那扇尘封了十几年的罪恶之门的钥匙。
而自已,恰好有。
“李书记,我明白了。”周阳点了点头,“作为市政府的一员,我一定全力配合纪委的工作。”
他的回答,同样滴水不漏。
李天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有些话,点到为止就够了。
……
同一时间,陈义凡的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他刚刚得到消息,市纪委的人,今天上午去国土局和国资委,调走了十几年前关于棉纺厂改制的所有卷宗。
这信号,再明确不过了。
一股彻骨的寒意,从他脚底升起。
他立刻拨通了一个加密电话,是他弟弟陈义江的。
“恒信投资那边,马上处理掉!所有的账目,全部销毁!你立刻给我出国,去澳洲待一段时间,风头没过,不准回来!”
他的声音,又急又狠。
挂了电话,他又找到了李大海的号码。
电话接通,那头是李大海惊恐的哭嚎。
“陈市长,救救我啊,纪委的人好像已经开始查我了……”
“闭嘴!”陈义凡冷声打断他,声音像淬了冰,“现在开始,管好你的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自已掂量清楚!”
“记住,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要是倒了,你就是第一个被碾死的那个!”
说完,他直接挂断了电话,整个人无力地靠在椅子上,额头上满是冷汗。
他感觉自已就像一只被猎人盯上的狐狸,无论怎么逃,都逃不出那张正在收紧的网。
……
周阳回到办公室,林小雨立刻迎了上来。
“市长,刚才国土局那边传来消息,说纪委把海通物流那块地的老档案都调走了。”林小雨的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嗯,知道了。”周阳点点头,显得很平静。
他坐回办公桌后,意识沉入了系统。
之前系统给的那些证据,对付李大海,戳穿舆论骗局,已经足够了。
但要对付陈义凡这只老狐狸,光有土地合同和股权关联,还不够致命。
必须再加一把火。
【系统,给我深度分析海通物流成立以来,所有承建的工程项目,重点排查是否存在偷工减料、工程质量问题。】
【积分-800,分析开始……】
【分析完成。】
一份详细的报告,出现在周阳的脑海中。
果然不出所料。
海通物流不仅在港口业务上搞垄断,在它早期承接的一些市政配套工程,比如码头仓库、防汛堤坝的建设中,也存在着严重的偷工减料问题。
钢筋规格不达标、混凝土标号造假……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好家伙。
周阳心里都乐了。
这李大海,是把临海市当成他家的提款机了啊。
这些东西,才是能把李大海和背后保护伞一并钉死的棺材钉。
他把这些新出炉的证据,连同之前那份股权图、土地合同,全部整理成一个加密文档。
然后,他叫来了林小雨。
“小雨主任,交给你一个绝对保密的任务。”
“市长您说!”林小雨立刻挺直了腰板。
“你把这些东西,找一家绝对安全的打印店打印出来,不要在单位打。”周阳递给她一个u盘,“然后,买一个最普通的牛皮纸信封,去城南的邮局,用平信的方式,寄到这个地址。”
信封上,他写的是“临海市纪委监委,李天明书记(收)”。
“记住,整个过程,不能留下任何指纹,不能被任何监控拍到。做完之后,把u-盘格式化。”
林小雨愣了一下,看着周阳严肃的表情,她瞬间明白了这是什么。
这是送给敌人的……最后一颗子弹。
“是!保证完成任务!”她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燃着一团火。
……
两天后,市纪委。
李天明看着办公桌上这封没有任何寄件人信息的平信,眼神变得无比凝重。
当他拆开信封,看到里面那一叠厚厚的、条理清晰的举报材料时,他握着纸张的手,都微微有些颤抖。
违规的土地转让合同、清晰的股权关系图、第三方公司的资金流向……
甚至,还有好几处市政工程的偷工减料证据,精确到了用了哪个批次的劣质水泥,哪个规格的“瘦身”钢筋。
这些证据,与他们纪委之前掌握的那些零散线索,完美地拼合在了一起。
一块完整的、巨大的、触目惊心的腐败拼图,就此呈现在眼前。
“书记,这……”旁边的助手也看得倒吸一口凉气。
“天助我也!”李天明一拳砸在桌上,眼中迸发出精光,“立刻成立专案组,代号‘清港’!所有人员,签保密协议!给我立刻行动!”
一张针对陈义凡利益集团的大网,在无声中,悄然拉开。
而此时的陈义凡,也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危险气息。
他知道,被动防守只有死路一条。
必须主动出击,搅乱局势,转移视线。
在一次市政府的常务工作会议上,就在各个部门汇报完工作后,陈义凡突然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开了口。
“各位,工作有进展,这是好事。但我们也要注意勤俭节约,把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会议室里的人都愣了一下,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义凡的目光,若有若无地飘向了周阳。
“我最近看了海韵小区供水改造项目的决算报告,效果是不错,居民也很满意。但是,我看这个投入,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为了一个老旧小区的供水,投入这么多,有没有必要?这里面,是否存在为了追求所谓的‘临海速度’,而造成的‘过度投入’和资源浪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