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好事传出门
苏俏是除了留下做菜的量之外,其他的藕都拿去做藕粉了,一共是二十二斤的生藕。
过滤出来的藕汁被苏俏摆放在屋檐下,大大小小的好几盆。
苏俏在家做了多久的藕粉,苏中泽就好奇了多久,这会见苏俏将东西给摆在了屋檐下他就想去看看里面是什么。
“哎哟,不能过去,那是妈妈辛辛苦苦做的,不能过去搞破坏”
三奶奶见他想要过去,担心他一头栽进水盆里,赶紧给拉了过来。
“探,玩”苏中泽被拦住了还是不甘心还是想过去。
三奶奶知道苏俏做的这批藕粉是要送给人家当样品的,坚决不能让苏中泽过去搞破坏,“咱不去玩那个,太奶带你去坐摇摇车”
以前苏中泽小,力气还不大,坐摇摇车就有的废大人。
三奶奶虽然身子骨硬朗但是长时间佝偻着腰肯定是不舒服的,所以她带苏中泽的时候就很少让苏中泽坐摇摇车。
一般这种体力活都是交给苏鸣或者苏爸来干。
现在苏中泽长大了,能自己坐稳了,三奶奶也可以带他去玩了。
不一会有院子里就响起来了,“小燕子,穿花衣......”
沉淀静置了一夜之后淀粉就沉淀在了水盆的底部,苏俏需要将表面上的水给倒掉,将淀粉糊拿出来自然风干。
苏俏没有选择用烤箱风干,就是直接摊在太阳底下直接晒干。
现在的太阳是真的大,经过一个太阳淀粉糊就干得七七八八了,明天再晒一天就可以装袋了。
这几天民宿的客流量就没有之前那么高了,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凤莲婶子做饭都没有激情了。
苏俏接人回来的时候就听见了她在叹气,以为是怎么了,听完了她叹气的缘由之后简直就是哭笑不得,“婶子,等到小长假的时候还会有很多人来的,到时候有你做饭的时候”
谁能想到凤莲婶子干活还干上瘾了呢。
苏俏这二十二斤的藕一共是做出来了三斤的藕粉,出粉率大概是七比一,苏俏还算满意。
冲泡一次藕粉大概是三十到五十克,苏俏按照三十克为一袋,分装了五十袋的藕粉。
这些刚好够给客户送的,自己弄了半天的藕粉苏俏只吃上了一个底,还是特意留出来试一试味道的底。
实在是太可怜了。
剪辑好视频发出去之后苏俏就准备找人挖藕了。
挖藕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尤其是荷花塘里的路其实并不好走。
不过苏俏这边的活向来都是抢手的,在知道了苏俏要找人去挖藕之后大家都纷纷响应。
不过苏俏要不了这些人,她只要十几个就够了。
想着之前民宿高峰期的时候好些人家也跟着挣钱了的,苏俏这次就抓门找的是之前没挣上钱的,苏俏管这叫做雨露均沾。
关注苏俏的粉丝们都知道苏俏的习惯,只要是发一些带吃的视频,那就是要卖东西了。
农场的客户们都收到了苏俏给寄的藕粉,在冲调了之后都很喜欢,尤其是苏俏还给送了蜂蜜,口感上就更丰富了。
苏俏是等自己的打包箱子到位了之后就开始直播挖藕了,每挖出来五百斤藕就挂一次小黄车。
荷花塘虽然面积不到两亩地,但是藕的产量就很高,有将近七千斤的藕,也可以说是大丰收了。
这么多的藕苏俏带着人一共挖了三天才挖完。
七千斤的藕有一半都是要做成藕粉的。
这数目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不是苏俏一个人一台搅拌机就可以搞定的,所以基本上又是集体活动。
苏俏干脆就直接将二十块钱的加工费分了十块钱给到个人,谁干得多谁就挣得多。
不能全给的原因是因为苏俏还得拿这钱贴补包装费和运费。
好几千斤的藕都打磨成藕浆是什么壮观的名场面?
那就是随处可见的水缸里都是藕粉,为了保证健康卫生,苏俏都是给他们集中管理的,监控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盯着。
三爷爷跟五爷爷他们这些老头子又组成了巡逻队,专门就是盯着有没有人或者小动物给搞破坏。
沉淀的时候需要时间,晾晒的是时候需要地方,苏俏家快要被藕粉给包围了。
苏中泽的活动空间被急剧的缩小了。
订了藕粉的好多人都向苏俏求购了蜂蜜,柏崖村能有蜂蜜的也就是九叔公家,苏俏快将他家里的存货都搬空了。
九叔公拿着一沓红彤彤的票子站在院子里,笑得都能看见他的后槽牙了。
质检,打包,发货。
苏俏这几天就光在忙活这个藕粉了,不过收获也是很喜人的,苏俏给这些钱都单独存在了一个账户里,看见苏俏卖藕挣了不少钱,苏爸对于让苏俏给村里卖大米就更有信心了。
尤其是在看见了田野里饱满的稻谷之后更是开心得不行。
都主动让苏俏给他买了一个碾米机,说是这样就不用拉着米去找人打了。
就是花了五千块钱让苏爸有点肉痛。
苏俏不管挣得多少她都不会亏待村里人,所以这次来挖藕的和后面来做藕粉的人苏俏都给发了一笔不少的钱。
村里谁家没有几个在别的村的亲戚呢,苏俏带着大家挣了这么一大笔钱的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洛水镇。
加上之前陶大勇哪里是发不完的快递,这事就更加传的有鼻子有眼的了。
一直关注苏俏的黄镇长更是不可能不知道。
九月注定了是忙碌的一个月,苏俏今天难得空闲,在看见地里的红辣椒和边上的西红柿之后她就准备摘回去做酸汤。
想着等天冷了就可以吃酸汤火锅了。
她前脚刚背着一背篓的食材到家里,后脚黄镇长就带着刘东东到了。
苏俏是看见黄镇长就想跑,但是现在是在自己家没法跑,“黄镇长,您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啊?”
“小鸣,快去给黄镇长倒水”
黄镇长看见了苏俏刚刚背回来还没有处理的辣椒和小西红柿,“小苏,你这是大丰收啊?”
镇上家家户户都有种这些东西,黄镇长家也种了不少,但是都没有苏俏种的这些个头大色泽好。
苏俏在托了镇长的福气和还行之间选择了,“还行,主要是咱们村这些人伺候得好,所以它就长得好”
原谅她实在不会拍领导马屁。
几人在闲聊了一会之后黄镇长就表明了他得来意,“小苏啊,你说你种了这么多的东西,这收起来的时候也费劲吧?”
要不是生活所迫,黄镇长也不想让自己变成了一个中介的模样。
苏俏就顺着他的话继续说,“是啊,我这还发愁呢,我爸今年种的玉米跟水稻实在是太多了,我家人又少”
黄镇长等得就是她这话,“那你有向镇上或者在周边村子招人干活的打算吗?”
“有啊,不过这不是还没开始吗?我就没着急找人”
苏俏的意思就是黄镇长你也太着急了,我一个要干活的人都不着急。
黄镇长也听出来了苏俏的潜台词,不过他也得到了明确的消息,几人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一些有的没的,没一会黄镇长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