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经济(三)
顾炎武抬手指向远方孝陵宫墙之外:“此番文会盛典,四方士子云集,百姓亦纷至沓来,孝陵于明清治下,乃是皇家重地,驻有兵马护卫,寻常百姓断断不准靠近,官吏宗室经过亦要下马而行,但在我红营治下,因此番文会盛典,已形成集市,诸位天天在这孝陵过往,此事想来不用老夫多说。”
“只是不知诸位有没有去那孝陵外的集市逛过?”顾炎武的目光扫过台下的士子百姓,原本锐利的眼神涌出一些柔和的光芒,嘴角嘲讽似的冷笑也转变为发自内心的微笑:“老夫去逛过,有一家小摊,摊主乃是祖孙两人,六十余岁的婆婆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娃娃,卖的绿豆汤,润喉甘甜、清凉解暑,诸位有空可以去尝尝。”
“那婆婆的儿子儿媳,也是那女童的父母,乃是近郊的农户,在我红营入江南之前,是当地地主的佃奴,世代的佃奴,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都已经盘算着要把那女娃娃卖去做童养媳,我红营入江南之后,释了奴籍、分了田地、领了农具农种,但其本就家无余财、穷困不堪,虽然勤力田亩、日出而作,也不过是从将要饿死混到个勉强充饥的程度而已,在红营的分类之中还属于贫困户。”
“直到这场文会大典召开、四方士民云集,家中壮劳力操持田亩本业,祖孙二人无力田亩,好在有红营的政策,对贫困户特别优待,合作社分给绿豆,祖孙二人每日晨起便熬煮几桶绿豆汤,用合作社借给的小车推到孝陵外叫卖,如今初夏时节,天气已经愈发炎热,生意倒也不错,不过半日就能售卖一空。”
“一碗绿豆汤,售价不过几文而已,然而老夫初见那祖孙二人之时,她们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一身破破烂烂,今日再见之时,祖孙二人都换了新衣裳,老夫还听那婆婆说,这绿豆汤半日售罄,剩下半日娃娃去合作社的学堂上学,而她在家无事可做,正准备用售卖这绿豆汤的利润,向合作社低价租买一台织机,做些手工织品,下午也有了售卖之物。”
“那婆婆亲口跟老夫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他们家这贫困户的帽子,怕是不久就要甩掉了!”顾炎武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转向张烈,视线又一次锐利如刀:“张孜堂,你说这好日子是从何而来?仅靠操持本业,要多久他们这一家农户,才能甩掉这贫困户的帽子呢?”
张烈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顾炎武也没有等他回答的意思,语气更为严肃,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论辩力量:“张孜堂说工商乃是‘末技’,这祖孙二人操持的,就是这‘末技’,然其‘末技’所得,却可补其家‘本业’之不足,使一家温饱稍裕!此非‘工商’之‘通有无,济民生’乎?若无此小小摊贩,其家生计,岂非更见窘迫?若如张孜堂所言,必‘抑’此等商贩,使其不得营生,则此一家,又将如何?”
“工商非仅为‘流通之术’,实乃活民之术、补农之术!张孜堂言工商兴旺则百姓逐利,弃农而做工经商,是舍本逐末,却不知天下田亩固定而人口必日益增长,自古以来人多地少才是常态,无数无地贫民,亦或者像那祖孙二人一般无力操持本业之人,将何以存续?”
“幸赖织机轧轧,窑火熊熊!百万贫苦之家,或为织工,或为窑匠,凭一技之长,于工坊商号间觅得一线生机,换取口粮,养活家小!此非工商‘养民’之力乎?若无此‘末业’,天下恐早已饿殍遍野,流民塞途!此等‘末业’,救民水火,其功岂在‘本业’之下?”
“张孜堂忧心‘商害农’,见商利厚则恐农人弃田,此乃只见其一,未见其二也!先生只见商利诱人可能使农力驰,却未见工商发达,正可吸纳农闲劳力,反哺农事,更未见若无工商流通,农人丰年之粮贱伤农,荒年则无处购粮,其苦更甚!张孜堂只见市井喧嚣可能致人心浮动,却未见万千贫民因工坊商号而得以存活,免于冻馁,此非‘定人心’之实绩乎?”
顾炎武顿了顿,声音中带着对未来的洞见,似乎是在教诲着众人一般:“若真如张孜堂所愿,一味重农抑商,则必然导致商路断绝,货殖不通!农有余粟无处可售,工有良器无处可销,民无生业!民无生业,则百姓困苦,民无生业,则国无税源,此乃社稷真正之大患!非但不足以固本,反将动摇国基!”
顾炎武深吸口气,语气沉凝而坚定:“故而老夫以为,治国之道,非重农抑商,当工商皆本、农商并重!农为本,固仓廪之基;工为器,强生民之技;商为流,通有无之脉!三者相济,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唯有农工商并举,方能粟米充盈,器用精良,货殖流通,民生富足,国力强盛,此乃顺应时势、裨益苍生之大道,若因噎废食,为保旧制而扼杀工商活民,历朝历代数千年的事实已经表明了,此举非但不能补农之力,反倒会因此愈发损农伤农!”
“所谓重农抑商,表面上是护农,实际上是将农业和工商割裂开来、相互对立,陷入重农就必然要抑商的误区,然则以老夫刚刚举例的那祖孙一家来说,农业和工商真的就是不能兼顾的吗?显然不是的,农业和工商本就是互补的,往小的说,一家一户操持本业兼营工商,可使家中所有人皆能发挥其作用,使家庭收入快速增长。”
“往大的说,农业发展离不开农具、肥料、水利等外部投入,农户要积累家财、提升抗风险之能力,更需要将剩余之农产贸易出去,一如那对祖孙,有了孝陵外的集市,他们的绿豆汤才能赚来家产,若是没有商贸,便是有更多的绿豆,也只能放在家里烂掉!”
“所谓重农抑商,初期确实有保卫农本之作用,但最终必然走向对农业的根本性破坏,压死农业发展之空间,也会让农户百姓普遍性穷困,唯有工商与农业并兴,才能互相补足、共同发展,农户百姓,才能有‘好日子在后头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