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不能节省
犁铧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轻而易举地打开了这片土地的“顽固之门”。
它那锋利的刃口,如同利剑一般,深深切入土层,随着拖拉机的前行,犁铧在土地上划出一道道深邃而整齐的沟壑。
原本紧密结实的土块,在犁铧的翻动下,纷纷松散开来,变得松软无比。
人们围在犁铧作业的区域周围,眼神中满是惊喜与赞叹。看着那被犁铧轻松翻松的地面,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灿烂而真挚。
原本费劲的工地氛围,瞬间变得欢快起来,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场地上空。
大家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工具,继续投入到挖地基槽的工作中,一边热烈地议论着肖峰的聪慧。
一位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农民,停下手中的铁锹,用搭在肩头的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大声说道:
“哎呀,还真是,这样的好办法只有肖峰能想到。你看看,这犁铧一用上,咱们挖地基槽轻松多了,进度也快了不少呢!”他的声音洪亮而爽朗,在工地上格外引人注目。
另一位年纪稍长村民,也停下手中的活儿,双手撑在膝盖上,喘着粗气附和道:
“对对对,我们也要动脑子。不能蛮干。肖峰这脑袋瓜就是灵光,总能想出些别人想不到的好点子。咱们以后干活啊,也得学着多思考思考,别光知道出力气。”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脸上露出一丝敬佩的神情。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手中的活儿却丝毫没有停下。
在他们的努力下,时间仿佛加快了脚步。
到了那天下午,阳光照耀着大地,二月的天气已经回暖了,干活的人已经脱去棉袄,穿着夹袄挥汗,场地上已经挖好了很多的地基槽。
那些地基槽整齐地排列着,像是一排排等待检阅的士兵,见证着大家辛勤劳动的成果。
而在不远处搅拌水泥的地方,同样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除了几辆后来加入的水泥搅拌机正“嗡嗡”作响,忙碌地工作着,人们还根据搅拌机的原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居然自己做出了木头的搅拌器。
那木头搅拌器虽然简陋,但却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和汗水。它由几根粗壮的木头和几块铁片组成,经过大家的精心打造,竟然也能像搅拌机一样,将水泥、沙子和石子均匀地搅拌在一起。
当木头搅拌器第一次投入使用时,大家都好奇地围了过来。只见一位工人熟练地将水泥、沙子和石子按照比例倒入搅拌器中,然后用力转动着搅拌器的手柄。
随着手柄的转动,搅拌器里的材料开始翻滚、混合,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堆均匀的混凝土。
看着这神奇的一幕,大家再次发出了开心的笑声。这笑声在工地上空久久回荡,让整个工地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村长肖宏发迈着沉稳的步伐,一路穿过热闹的工地,朝着肖峰所在的位置走来。
工地上,拖拉机的轰鸣声、工人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建设乐章。肖宏发一边走,一边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眼神中透露出对工程进展的关切。
终于,他走到了肖峰跟前,停下脚步,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惊喜,开口大声说道:
“真没有想到,这活干得这么快!你看看,今天已经倒了这么多的水泥墩子。”
说着,他伸出手,指向不远处那已经初具规模的水泥墩子。
那些水泥墩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一种坚实而厚重的气息,仿佛是这片土地上新生的守护者。那是水泥地基。肖峰顺着村长手指的方向望去,目光中带着一丝欣慰和自豪。
他看着大家干活的场景,只见工人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负责搬运水泥和沙子,他们肩上扛着沉甸甸的袋子,脚步却依然稳健;
有的负责操作搅拌机,他们专注地盯着机器的运转。还有的负责浇筑水泥墩子,他们熟练地挥舞着手中的工具,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入地基槽里。
肖峰看着这一切,笑着回应道:“嗯,现在还不能砌墙,就先做地基。咱们一边挖地基槽,一边倒水泥混合土,这样能节省不少时间。
“等着明天、后天,就可以倒出一大片,我觉得晒场地都可以倒出来。
“到时候,咱们这晾晒场的房子就可以砌墙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村长肖宏发微微皱了皱眉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担忧。他略作思索后,用商量的口气说道:
“肖峰,你说这样高的水泥墩子,是不是太浪费了。你看,咱们盖的是砖墙,水泥部分矮一些其实也行。现在村里的资金也不宽裕,能省一点是一点嘛。”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水泥墩子应有的高度,脸上带着一丝心疼的神情,仿佛每一滴水泥都凝聚着村里的心血。
肖峰听了村长的话,并没有立刻反驳。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那些水泥墩子,一副权衡着利弊的神态,其实他的心里什么都没有想,按他的想法,这都太简陋了。
过了一会儿,他耐心地解释道:“村长,我明白您的顾虑。但是这水泥墩子可不是越高越费水泥这么简单的事儿。
“如果水泥墩子太矮,地基的承重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到时候整个房屋都可能出现安全隐患,咱们盖的可是钢筋水泥砖瓦房。
“咱们现在多花一点水泥,是为了以后能更安全、更长久地使用这个房子,这其实是一种长远的投资。”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拍了拍还潮湿的水泥墩子。
肖峰微微眯起眼睛,脸上带着一抹温和却又坚定的笑意,语气稍稍顿了一顿,而后缓缓开口说道:
“村长,您瞧瞧这房子,咱们可得把它盖好喽,盖得坚固无比。这水泥啊,那是万万不能少的,钢筋也绝对不能缺斤少两。
“您想想,咱们要盖的房子那可不是那种窄窄巴巴、小里小气的小屋子,而是宽敞明亮、能让大家住得舒舒服服的大房子。”
说着,肖峰伸出手,在空中比划着房子的轮廓,仿佛那房子已经实实在在地矗立在眼前。
“您再仔细琢磨琢磨,这房子一旦盖起来,那可是要住上很久很久的。
“咱们可不能因为一时的节省,就凑合着来。要是现在凑合了,房子质量不过关,住上几年说不定就这儿出问题、那儿出毛病,到时候又得拆了重建。
“这一拆一建,不仅浪费钱,还耽误大家的时间和精力。”
肖峰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远的目光,他接着说道:
“再说了,按照咱们村现在的发展速度,那可是一天一个样儿。要是现在盖房子就凑合,等以后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手里有钱了,肯定就又想着翻修房子。
“到时候,又是拆又是建的,多麻烦呐。所以啊,既然咱们决定要盖房子,那就一步到位,盖得漂漂亮亮、结结实实的,让大家以后住着安心,就算住上几十年,也舍不得拆。
“而且啊,等以后还款的时候,大家看着这质量上乘的房子,也不会觉得心疼这钱花得冤枉。”
肖峰说完,便笑眯眯地看着村长,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自信,又带着几分对未来的期许。
他的眼神明亮而清澈,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村里那一栋栋坚固漂亮的房子,以及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
村长站在那里,眉头微微皱着,似乎在认真思考着肖峰的话。
他哪里知道,像这样贷款盖这么好的房子,在1980年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若不是肖峰有着重生着的智慧,柳坝村哪有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