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草头班子

肖峰的能力虽然超常,但是他又无法用自己的办法,毕竟生产力条件有限,为了能把房子盖好,他只能早早地就开始张罗。

他亲自跑到矿上去请梁队长,梁队长也是个爽快人,一听说是柳坝村的事儿,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不过,梁队长心里也清楚柳坝村的情况。他知道村里自己要干活的人多得很,要是带太多人去,村里人心里说不定会有想法。

所以,梁队长就带了十个人。这十个人啊,个个都是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好手。他们跟着梁队长,拉着工具,坐着工程车,雄赳赳气昂昂地就到了柳坝村。

木逸尘站在规划出的即将动工的宅基地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缓缓驶来的大卡车。

卡车“轰隆隆”地扬起一片尘土,待车停稳后,一群工人从车上跳了下来。

木逸尘看着这十个人,心里犯起了嘀咕,眉头不自觉地就皱了起来,转头看向身旁的梁队长,疑惑地问道:

“梁队长,这十个人都是技术师傅吗?咱这盖房子可是大事儿,技术不过关可不行啊。”

梁队长听了,脸上堆满了笑容,那笑容热情爽朗,他拍了拍木逸尘的肩膀,说道:

“木兄弟,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可以这样说,他们个个都是技术能手。

“啥砌墙、抹灰、搭架子。打地基,就没有他们不会的活儿。我来柳坝村干活,心里还想着得带几个徒弟呢,所以带来的这十个人,那可都是熟练得不能再熟练的师傅了。

“他们不仅能自己把活儿干得漂漂亮亮的,还能教别人手艺,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你就瞧好吧!”

木逸尘听着梁队长这番信誓旦旦的话,心里这才稍稍放心了些,可那眉头却依旧紧紧地皱着。

另一边,肖峰也没闲着。他深知盖房子这事儿,光靠梁队长带来的十个人可远远不够,还得把村里的力量调动起来。

于是,他召集村上那些经常四处盖房子帮工,并且手艺还不错的村民。

这些村民啊,平日里就靠着这一身手艺在附近几个村子走动,赚点辛苦钱。肖峰把他们召集到一起后,挨个询问他们的手艺。

“老张,你砌墙的手艺咋样啊?”肖峰看着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汉子问道。

老张拍了拍胸脯,大声说道:“肖峰,你就放心吧!我砌的墙,那可是又直又平,绝对经得住考验!但是,都是土坯墙,这个砖墙,还得学习。”

肖峰就说道:“好好学几天就会了,别担心,师傅们都厉害。”

“老李,你一直是抹墙工,你抹灰的手艺呢?”肖峰又转向一个身材略显瘦小的村民。

老李嘿嘿一笑,说道:“肖峰

,我抹的泥,光滑得很,就像镜子面儿似的,保证让你满意!但是,我和老张一样,也要好好学习。”

问了一圈,得到了大家肯定的答复后,肖峰心里有了底。他根据人数开始仔细地派小工,谁负责搬砖,谁负责搅拌水泥,谁负责传递工具,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不一会儿,村头这片空地上就乌拉拉地站了几百号人。这几百号人,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提着铁锹,有的背着竹篓,叽叽喳喳地议论着,热闹得像一锅煮开了的水。

可即便有这样一支看起来规模不小的队伍,木逸尘和青蟒还是站在一旁,眉头紧紧地皱着。

木逸尘看着这些老农民,心里直犯愁:“这可都是没有实际盖房经验的老农民啊,让他们来盖房子,能行吗?万一盖出个歪歪扭扭的房子,那可咋整?”

青蟒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这盖房子可不是小事儿,容不得半点马虎,就这帮人,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满是担忧。

村长肖宏发带着村里的一帮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规划好的宅基地那块地方。

此时,梁队长正站在一片空旷的地上,手里拿着一把长长的皮尺,眼神专注地打量着四周的地形。

肖宏发赶紧带着人凑了过去,在梁队长专业的指导下,他们开始着手拉线分大中小院子,规划地基,用罗盘定着方位。只见梁队长弯下腰,把皮尺的一端稳稳地固定在地上,然后拉着皮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嘴里还不时地念叨着数字。

其他人则跟在后面,手里拿着木桩和麻绳,按照梁队长说的尺寸,把木桩用力地砸进地里,再用麻绳把木桩连起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

又有人跟着快速的撒上白石灰,地上就出现了白色的直线。

肖峰在一旁看着,心里一直惦记着巷道的宽度问题。

等大家忙活了一会儿后,肖峰赶紧走上前去,对着村长肖宏发他们说道:

“宏发叔,还有各位乡亲们,这巷道一定不能窄了。咱们以后日子越过越好,车肯定会越来越多,得留出能错车的大巷道才行啊。”

肖宏发听了,停下手里正在钉木桩的动作,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不解的神情,问道:

“肖峰啊,你说这多宽才能错车啊?咱也没个准数,你给咱详细说说。”

肖峰微微思索了一下,然后伸出手指比划着说道:“宏发叔,两个拖拉机错车的时候不挤,这个宽度就差不多。

“你想啊,要是巷道太窄,两辆拖拉机迎面碰上,根本没法过去,到时候不得堵得死死的,多耽误事儿啊。”

肖宏发一听,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村里拖拉机在宽敞巷道里穿梭的场景。

他用力地拍了拍大腿,大声说道:“好,那就听你的,把巷道弄得宽敞一些。这以后满车满车地往家里拉东西,想想都让人激动啊!”

其实啊,肖宏发心里清楚着呢。柳坝村的香坊如今已经有了十辆拖拉机在山里拉原料。

每天清晨,天还没亮透,拖拉机就“突突突”轰鸣着,一辆接着一辆地往山里窜,到了傍晚,又满载着原料浩浩荡荡地开香坊。那速度和拉的数量,远远超过了马车。

所以肖宏发一想到以后巷道宽敞了,拖拉机拉货更方便,心里就满是欢喜。

而肖峰呢,他心里想的可不止是拖拉机。

他深知时代在发展,在不久的将来,除了拖拉机,机械三轮车肯定会在农村普及开来。

那机械三轮车可比拖拉机灵活多了,在村里的小路上跑起来嗖嗖的。要是现在不把巷道提前计划好,等以后机械三轮车多了,巷道还是这么窄,那可就麻烦大了。

再说,现在定好的巷道,就是公共的路,以后不能再变,也方便更远的将来,小汽车的行走。

所以肖峰才这么坚持要把巷道留宽一些,为的就是让柳坝村以后的发展更加顺畅。

在不远处那片略显空旷的空地上,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大车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卸车作业。

砖厂那几辆拉着红砖的大卡车,车身被红彤彤的砖块堆得满满当当,像一座移动的小山。

司机熟练地操控着车辆,缓缓靠近卸货点,随后,车厢的挡板“哐当”一声打开,一块块整齐码放的红砖顺着斜坡“噼里啪啦”地滑落下来,溅起一阵阵细小的尘土。

水泥厂的运水泥的卡车,缓缓地在自己的领地上挺好,一些精壮的汉子上了车,一袋一袋的往下扛着牛皮纸袋子装的水泥,小心的在平地上码放整齐。

肖峰之前定好的钢筋,此刻也被一辆辆货车拉了过来。那些钢筋粗细不一,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

工人们用粗壮的绳索将钢筋捆扎得结结实实,然后用吊车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吊到指定的位置,码放得整整齐齐。

村里人这些天也没闲着,他们提前在大河滩地处准备好的沙子,此刻也被一辆辆农用车拉了过来。那一车车金黄色的沙子,像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藏,被均匀地倾倒在空地上。

一时间,这片空地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卡车的轰鸣声、人们的呼喊声、砖块滑落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建设交响曲。

料备好后,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能赶紧开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