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探望黄启源
“另外啊,我也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绵绸缩水问题的方法,你就别担心了。这方法是我经过反复试验、琢磨出来的,绝对靠谱,你可以大胆地试一试。”
肖峰很理解周一波的心思,毕竟周一波已经亲眼目睹了绵绸缩水的真实情况,心里有顾虑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他心里明白,周一波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这些信息,好好想一想。
说着,肖峰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沓资料。那资料被他整理得整整齐齐,纸张的边角都抚得平平整整。
他轻轻地把资料递到周一波面前,说道:“你看,这是我设计好的服装样子,每一个款式都是我精心构思的,既符合当下的流行趋势,又突出了绵绸的特色。
“还有这绵绸缩水的方法,我详细地记录了下来,每一步该怎么操作,需要注意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
“另外,市场策划我也做好了,从目标客户群体的定位,到宣传推广的方式,都规划得明明白白。
“准备工作我都已经做好了,你不必有任何顾虑,你担心的这些问题,我都已经提前想过了,你就放心大胆地跟进。”
周一波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肖峰递来的资料,他轻轻地将资料放在木桌上,坐下来,眼睛紧紧地盯着资料上的内容,手指顺着字迹一行一行地移动,仔细翻看着肖峰提供的绵绸缩水方法。
他时而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某个步骤的可行性;时而又轻轻点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过了好一会儿,周一波终于抬起头,目光中满是真诚与感激,他微微欠身,声音诚恳地说道:
“肖总,真的太感谢了,把缩水方法做得这么详细。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注意事项都写得清清楚楚,就像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请求,还请您务必答应。”
肖峰双手抱在胸前,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木桌的边沿,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道:“你说吧,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答应你。”
周一波的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他搓了搓手,犹豫了一下,才缓缓开口说道:
“肖总,我现在就组织人按照您给的方法做绵绸的缩水处理。可我心里实在没底啊,毕竟这缩水问题一直是个难题。
“我希望在我做成之前,您还没有离开清苑县。有您在这儿,我心里踏实,要是中间出了什么问题,我也能及时向您请教。”
说着,周一波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期待和担忧。
肖峰看着眼前这个中年男人诚恳又有些忐忑的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理解和感动。
他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周一波的肩膀,笑着说道:
“嗯,你们现在就动手做吧。按照我给的工艺流程一步一步来,肯定能达到我说的标准的。
“你放心,我会等你做成了再走。这绵绸缩水处理虽然是个技术活,但只要方法得当,肯定没问题。”
周一波一听,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的光芒,他激动得连连点头,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仿佛握住了希望。
他声音都有些颤抖地说道:“好的,肖总,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们这就做,一定尽快把缩水处理做好。”
说完,他便匆匆转身,朝着设计室的员工们大声喊道:“大家都过来,咱们按照肖总给的方法,马上开始做绵绸的缩水处理!”
员工们一听,纷纷围了过来,周一波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起工作来。
肖峰瞧见周一波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开始着手操作绵绸缩水处理的事宜了,他微微扬起下巴,语气沉稳地说道:
“好嘞,你们就安心做吧。我呢,打算去一趟医院,看看黄启源。两个小时之后,我会准时过来看你们处理的结果。
“你们在做的时候,记得多做几批布,把每一道缩水程序的数据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到时候咱们好好作个比较,看看哪种操作方式效果最好。”
周一波连忙点头,眼神中满是认真,说道:“肖总,您放心,我一定按照您说的做,把数据都记仔细了。”肖峰满意地笑了笑,随后便和周一波告辞。
走出设计师,肖峰径直走向自己的摩托车。
肖峰熟练地跨上摩托车,发动引擎,随着一阵低沉的轰鸣声,摩托车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一路上,微风拂过肖峰的脸庞,带着丝丝凉爽。
他心情很是愉快,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其实在他的心里,对于绵绸缩水这个问题,他有着十足的把握。他深知这不过是个小问题,按照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肯定能很好地处理。
只是周一波是第一次尝试,心里难免会有些谨慎小心,就像一个初次登台的演员,既兴奋又紧张。
肖峰一边骑着车,一边自言自语道:“等他这次处理完之后,有了实际操作的经验,心里就不会再有那么多顾虑和压力了。
“以后再做。肯定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周一波成功解决绵绸缩水问题后,脸上洋溢着自信笑容的模样。
很快,肖峰就骑着摩托车来到了清苑县中医院。肖峰把摩托车停好,大步流星地朝着黄启源的诊室走去。
肖峰轻轻推开诊室的门,门轴发出“吱呀”一声轻响,可黄启源的诊室里正发生着一件颇为有趣的事儿,以至于这声响并没有引起黄启源的注意。
诊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药香气,那是各种中药材混合在一起散发的独特味道。
靠墙的药柜上,一个个小抽屉整齐排列,上面贴着各种药材的名称标签。
黄启源坐在办公桌前,正专注地整理着手中的病历,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透着沉稳与专注。
在他面前,站着一个农民模样的青年。那青年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粗布上衣,袖口还磨出了毛边,裤脚卷到了小腿肚,露出结实而黝黑的皮肤。
他看起来比肖峰稍微年长一些,但又比黄启源小上几岁。
此刻,他双手紧紧提着两只公鸡,公鸡的羽毛泛着油亮的光泽,红红的鸡冠随着青年的动作微微颤动。
青年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急切与诚恳。
青年向前迈了一小步,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和期待,说道:
“黄大夫,这两只鸡是我的拜师礼。我是诚心诚意要跟您学医的。我从小就对中医感兴趣,也自学了一些中医的知识,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这些书,我都看过。
“可我知道,我学的这些还远远不够,根本不足以给病人诊病。您在咱们清苑县那可是有名的神医,医术高明,医德又好,我就想跟着您好好学,以后也能像您一样,救死扶伤。”
黄启源听到青年的话,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青年,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病历,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语重心长地说道:
“学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很苦的。你要背大量的医书,像《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里面的药材种类繁多,功效各异,都得一一记牢。
“而且,学医的过程很漫长,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有成效的,一时之间很难有收益。
“你看看你,这么大了,若是已经结婚了,一天跟着我学医,收益太小,养家糊口都是个大问题。所以啊,你还是再好好想一想,别一时冲动做了决定,到时候又后悔。”
肖峰站在门口,静静地听着两人的对话,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面前这个青年是要拜黄启源为师。
他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心里不禁对青年的勇气和决心暗暗称赞,同时也好奇青年接下来会如何回应黄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