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五年平辽的可能

  后勤和生产再重要,最终还要落在军事上。

  杨嗣昌总结前一阶段的战事道:

  “目前可以确定,建虏打不过装备新式火器的军队。”

  “关宁军的精锐在新军帮助下,也能和建虏有来有回。”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增加前线的新军。”

  朱由检点头认可,认为确实是这个道理。

  新军不管战力高低,在耗尽弹药之前,普遍都有战斗下去的勇气。

  他们不像关宁军多次遭遇失败,对建虏毫无畏惧心理。

  就连辽南镇刚训练三个月的新兵,在经历抓蛮夷、打蛮夷之后,都视杀鞑子如杀鸡,根本不把建虏放在眼里。

  他们是朱由检最看重的军队,也是明军在辽东作战的主力。

  他问杨嗣昌道:

  “目前在前线的新军有多少?”

  “还能调哪只军队过去?”

  杨嗣昌指着殿中巨大的沙盘,将大明和建虏的兵力布置上去,解释道:

  “目前,我军在前线的新式火器军队,有从京城派出的一万四千多人、还有分属辽南军和复汉军两万八千人。”

  “这些人经过多次战斗减员后,目前有战力的约有四万。”

  “其中一万在辽阳和虎皮驿前线,剩下三万在海州休整。”

  介绍着总体态势,杨嗣昌又详细介绍道:

  “海州三万新军,从京营调去的五千人是给关宁军壮胆的,要和关宁军一起出动。”

  “辽南镇在分出复汉军后,目前除了354旅留下的两千人外,只有一个独立营属于新军。营长马科带着骑兵大队上了辽阳前线,剩下的还有五千,同样要留给辽南镇壮胆。”

  “复汉军完全是按新军组建,其中381旅以原本的354旅为主力。目前只有八千人,正在补充兵力。”

  “382旅以曹变蛟率领的独立营组建,骑兵大队同样随他上了前线。目前由田见秀实际担任护军,负责将剩下的五千人扩编为旅。”

  “红旗营是田见秀率领的独立营,目前实际由副营长郝摇旗掌管。”

  “目前能够调动且有较强战力的,当是复汉军381旅八千人、以及红旗营六千人,一共一万四千新军。”

  这个人数,让朱由检有些皱眉:

  “一万四加上一万,调到前线也只有两万四千新军。”

  “建虏被消灭两万主力后,剩下大约还有四万,这点兵力仍旧不够。”

  这个算法,完全没有把其他军队看在眼里。但是在场群臣却没有觉得不妥,因为他们也已经看不上旧式军队。

  杨嗣昌又拿出几个木牌示意道:

  “东江伯的麾下,目前有两千新军,装备了最新式的火器。”

  “慈江伯的麾下则有一千,加起来是三千兵力新军。”

  “还有刘兴祚、孔有德率领的女真人和倭人,虽然装备的是冷兵器和旧式火器,战力却颇为可观。”

  “他们在虎皮驿一带搜集粮草,和建虏打得难分难解。”

  这也是朝堂上的诸位,目前不怎么担心前线粮草的原因。

  那些倭人对烧杀抢掠非常擅长,大明军队不方便做的事情,可以交给他们。

  再加上他们被许诺战死后继承人可以当大明世袭军士,这些人不到万不得已,根本不会投敌。

  侯世禄放心地派他们和建虏消耗,负责物资筹集。

  这是辽东战场上的意外之喜,朱由检虽然对倭人踏上辽东有些不舒服,但是想到用他们打消耗战,还是压下这种心理。

  又问杨嗣昌道:

  “洪承畴和耿仲明麾下还有多少倭人?”

  “他们打到哪了?最近有没有消息?”

  杨嗣昌拿出木牌插在萨尔浒,回道:

  “建虏已弃守建州卫的赫图阿拉老寨,洪帅和耿仲明打到了萨尔浒。”

  “目前在抚顺关一带对峙,兵力约有一万人。”

  这个地名,在场所有大臣,都是铭记于心。

  在皇帝把万历四十七年辽东之战称为萨尔浒之战后,他们就记住了这个地名。

  眼看洪承畴已经打到了萨尔浒,他们高兴的同时,又有一些担心:

  可别重蹈覆辙,再被建虏打败。

  朱由检同样有着这个担心,而且根本不指望洪承畴这一路偏师打到沈阳。他向杨嗣昌道:

  “提醒洪承畴注意危险,让他多调一些兵力。”

  理藩院掌院黄立极插话道:

  “洪总督派姜曰广在日本招兵,已经引来江户幕府阻拦。”

  “他们说如果继续招兵,就关闭大阪自贸区。”

  这个威胁,让朱由检皱了皱眉,不解道:

  “大明和日本签订的规矩条约,不是约定可以招募无主武士和民众吗?”

  “江户幕府为何阻拦?”

  黄立极解释道:

  “姜特使开出的条件太优厚,不但有无主武士应募,一些有主武士,也被他招了过来。”

  “安东之所以快速筹建两万倭军,就是因为一些武士带着家丁过去。”

  朱由检听得莫名其妙,却不知姜曰广许诺带一百人就封百户,立功就能转为世袭爵士。

  在大明和日本的规矩条约签订后,双方的贵族已经相互承认。所以一些没落贵族就带着部下博富贵,甚至有藩主让庶子带着部下去打拼。

  这让大明在日本各藩的影响力急剧上升,德川幕府自然有些不稳。他们多次和姜曰广交涉,要求严格按条约规定执行,只能招募单个武士和农民。

  姜曰广则认为条约没有规定这一条,对此置之不理。德川家光恼怒之下,已经有关闭大阪自贸区之意。

  不过他的父亲德川秀忠还在,目前还没有闹到这一步。

  姜曰广在日本仍旧积极招兵,想要达到洪承畴的目标五万人。

  朱由检听到留在安东镇训练的倭人还有一万人,满意道:

  “只要对辽东之战有益,那就尽管去做。”

  “告诉姜曰广,不要丢了天朝上国的脸面,大明就是他的后盾。”

  已经盘算着如果建虏如果分兵打败了洪承畴,就再派剩下的一万倭人上去。

  反正倭人死多少他都不心疼,也不需要发放抚恤金。一方里世袭军士的土地,就能让他们把命送上去。

  他们装备的旧火器大明也有的是,各军淘汰的装备,都可以给安东送过去。

  吩咐赏功时把姜曰广等人一起赏,朱由检又从杨嗣昌口中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宁远伯李尊祖奉命拦截去科尔沁的建虏南归,目前已抵达镇北关一带。”

  “从这里南下就是开原、铁岭,宁远伯的老部下对此很熟悉。”

  能不熟悉吗?李家原本就是铁岭卫世袭指挥佥事,在这一带经营甚深。

  朱由检满意地道:

  “让李尊祖见机行事,选择机会作战。”

  “练兵练了几年、又装备了新式火器。让朕好好看看,能立下什么样的功绩。”

  “宁远伯国周围,可还留着地方呢!他若立不了功劳,就分封给别人。”

  用言语刺激李尊祖一下,朱由检又问道:

  “满桂、秦良玉这一路,目前到了哪里?”

  这是之前秦良玉请战,允许她出塞外。

  满桂和她汇合,又得知建虏主力不在沈阳,就尝试往沈阳袭击。

  杨嗣昌在沙盘上画了一条线,回答道:

  “草原上消息传递不便,目前只知道满将军和秦将军过了奈曼,和内喀尔喀部的宰赛伯爵会师。”

  “想要进攻沈阳,还需一段时间。”

  这已经让朱由检很满意了,因为满桂的五千骑兵都装备了新式火器,战力不逊于建虏的一个旗。这一年他在草原上也没闲着,升为侯爵的他,已经又组建了一个卫,补充了之前的战损。

  秦良玉的九千白杆兵,在朱由检的照顾下同样装备了新火铳,应该能和建虏的一个旗拼一拼。

  如果他们选择防守,建虏在耗光他们的弹药前,根本打不下他们。

  这一路兵马可以作为奇兵,既可以进攻建虏,也可以在防御时牵制建虏主力。

  不过他们到底还是偏师,主力要看辽阳前线的新军。

  朱由检数着调去辽阳的新军数量,感觉还是少了些。

  他看着大凌河方向,决定道:

  “命何可纲从大凌河抽调一万兵马,坐船前往海州,支援辽阳前线。”

  “大凌河各堡的弹药,只留必要储备,其他的全部运到前线去。”

  “这一战要拼尽全力,争取毕其功于一役!”

  大凌河的东宁军一共有两万,来自东宁五卫,守卫各个堡垒。

  年前孙承宗出兵时,认识到新军利害的他,就想从大凌河抽调一万军。

  但是朱由检担心他打败仗,对此没有同意。如今把大凌河的东宁军调上,意味着他要冒险——

  建虏突袭大凌河,有可能越过防线。

  但是以建虏现在的情况,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就算突破了大凌河,建虏既没有能力进攻山海关,也没有能力绕道草原。满桂在草原上还留下了一个卫,虎大威也率领骑兵防备他们。

  朱由检现在并不担心建虏绕道草原打过来,他只是担心这次把辽东各军都押上,一旦失败这几支兵马几年都缓不过气。

  若非确定新兵训练三月后就能上战场,朱由检根本不会这样冒险。

  最终,辽阳、虎皮驿前线,预计将集中三万四千新军,还有四万辅助军队。

  再加上满桂、秦良玉、洪承畴、李尊祖这几路,大明在沈阳周围,集中了十万三千大军。

  不放心的朱由检,又调从山西回来的周遇吉,带五千御营压阵。万一此战失败,靠他们稳住阵脚收拾烂摊子。

  不过朱由检还是希望这十万八千大军,能在崇祯五年到来时,带给他胜利的好消息:

  『五年平辽能否实现,就要看这一役。』

  『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对得起我付出的爵位!』

  亲自主持爵位拟定,朱由检将孙承宗、杨嘉谟、杨御蕃、侯世禄尽皆封伯,并且在正式旨意抵达前,把消息传遍辽东前线。

  各军递上来的封赏名单,兵部也一律照批。并且派遣官员,主持分配土地。

  请收藏本站:www.ce5d8cdd.icu。笔趣阁手机版:m.ce5d8cdd.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