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龙心大悦,赏无可赏
而贾政。
他已经被从工部抬了回来,哪怕在睡梦里,嘴里还不时地发出含混不清的呓语。
“孽子……孽子啊……”
“家门……不幸……”
“贾府的脸……都丢尽了……丢尽了啊……”
......
养心殿内。
隆治帝在最初的狂喜过后,慢慢冷静下来,但眼中的光芒,却愈发炽热。
他重新坐回龙椅,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一个无比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破土而出。
有了这八百二十万两,再加上贾珺这把无往不利的快刀……
或许……
或许朕可以做那件,连父皇和皇祖父,都未曾做成的大事了!
想到这里,隆治帝的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锐利!
他猛地抬头,对着殿外候着的大太监戴权,沉声下令。
“戴权!”
“传朕旨意!”
“命冠军侯贾珺,回京之后,不必归府,立刻进宫见驾!”
“朕,有天大的事,要交给他办!”
.......
次日,金銮殿。
天还未亮透,文武百官便已齐聚。
往日里总会有些交头接耳的议论声,今日却是一片死寂,针落可闻。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今天的早朝,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远在千里之外,却搅动了整个京城风云的——冠军侯,贾珺!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的一声高亢唱喏,隆治帝龙行虎步,从侧殿走了出来。
群臣立刻跪拜行礼,山呼万岁。
“平身。”
隆治帝的声音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昂扬之气。
众人起身,偷偷抬眼一瞧,心中皆是一凛。
今日的陛下,与往日里那个眉宇间总带着几分阴沉的帝王,判若两人!
他面色红润,双目神采奕奕,嘴角甚至挂着一抹难以抑制的笑意,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志得意满的勃勃生机。
隆治帝走上御座,宽大的龙袍一甩,稳稳坐下,目光如电,扫视着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
那种感觉,不像是在看臣子,倒像是在看一群即将被震撼得目瞪口呆的观众。
“众爱卿,今日,朕有一份天大的喜报,要与诸位共享!”
隆治帝没有半句废话,直接开门见山。
他对着身旁的大太监戴权,微微一挥手。
戴权会意,立刻上前一步,展开手中的奏报,用他那尖细却又清晰无比的嗓音,响彻整个金銮殿。
“奏扬州冠军侯贾珺,查抄叛逆盐商汪氏,并督办扬州盐政,追缴历年欠款……共计,为国库增收,白银八百二十万两!”
八!百!二!十!万!两!
这几个字,如同九天之上落下的惊雷,在金銮殿内轰然炸响!
“嗡——!”
整个朝堂,瞬间哗然!
所有官员,无论文武,无论派系,全都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脸上的表情凝固在了极度的震惊与不可思议之中!
户部尚书,那个天天哭穷,恨不得把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的老大人,此刻两眼发直,胡子都在哆嗦,嘴里无意识地念叨着:“八百二十万两……八百二十万两……”
那可是国库一年半的岁入啊!
就这么……被那贾珺一个人,在扬州给搞到手了?!
嫉妒、惊叹、骇然、忌惮……无数种复杂的情绪,在官员们的眼中交织,最终都化为了对那个未在朝堂之上的年轻人的深深敬畏。
隆治帝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隆治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朗声赞道:“冠军侯贾珺,为国聚财,为朕分忧!不畏权贵,不惧艰险,实乃国之柱石,朕之臂膀!”
这评价,高到了极致!
群臣的心脏,随着陛下这激昂的声音,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今天,要出大事!
果然,就在这股情绪被推到顶峰之时,隆治帝环视群臣,缓缓地,一字一顿地,抛出了一个足以颠覆大魏朝堂格局的震撼提议!
“冠军侯功勋盖世,无可比拟!”
“朕意,晋其爵位为……‘国公’!”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话音落下。
整个金銮殿,仿佛被施了定身咒。
前一刻还喧嚣哗然的朝堂,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发不出半点声音,只是用一种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龙椅上那位意气风发的帝王。
国公?!
晋封贾珺为国公?!
开什么玩笑!
他才多大?
未及弱冠的国公?!
大魏立朝近百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已经不是封赏了,这是要捧杀!这是要破了祖宗的规矩!
站在百官前列的忠顺亲王,脸上那得体的笑容早已僵住,藏在袖中的手,死死地捏着一枚玉扳指,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根根发白,几乎要将那价值连城的扳指生生捏碎!
他千算万算,也算不到皇帝会疯到这个地步!
这死寂,被一声沉重的咳嗽打破。
内阁首辅王耀祖,手持玉笏,颤巍巍地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他先是对着龙椅深深一躬,随即用一种无比凝重的语气,开口道:“陛下,万万不可!”
这五个字,掷地有声,也说出了满朝文武的心声。
隆治帝的眉头微微一皱,目光落在了王耀祖身上。
王耀祖沉声道:“陛下,冠军侯功高盖世,臣,心悦诚服。然,赏罚失度,非治国之道!”
“冠军侯年岁尚轻,今日若封至国公,已是臣子之顶,封无可封。敢问陛下,他日若再立不世之功,陛下又该如何封赏?”
王耀祖抬起头,浑浊的双眼直视着隆治帝,声音陡然拔高!
“莫非,要封王不成?!”
“封异姓王吗?!”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这话说得太重了!这简直是在质问皇帝!
王耀祖的话,如同点燃了火药桶。
以御史大夫张庭为首的文官集团,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立刻呼啦啦地站了出来。
“陛下三思!少年高位,易生骄横之心,于国非福啊!”
“祖宗之法不可变!爵位晋升,自有其规,不可因一人而乱天下之法!”
“请陛下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