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谣言

陈振散衙归家,将今日之事细细说与妻子金氏听。

金氏原本正倚在绣墩上缝补衣裳,闻言顿时来了精神,手中针线活也搁下了。

她那胞弟赶车运货,若不多装些货物,哪里能赚得银钱?

因此常被巡检司扣下车马,每回都来寻陈振疏通。

自打陈振做了林大人的长随,这般麻烦倒是少了,可那胞弟又嫌赶车进项微薄,整日缠着陈振另谋出路。

陈振新近得宠,正是谨小慎微之时,哪敢妄为?

与妻子说起此事,金氏也知其中利害,只能暗自着急。如今有了这车马客栈的营生,总算有了着落。

金氏心中欢喜,恰巧孩儿被外祖母接去小住,夫妻二人早早歇下。帷帐内说了会体己话,金氏忽然来了兴致,竟使出些闺房秘技,说是要犒赏夫君。

林彦秋回到云岭客栈时,已是华灯初上。刚踏入前堂,叶娘子便悄声唤住他:"林大人,有人候您多时了。"说着朝楼上厢房方向努了努嘴。只见胡钊正蹲在廊下,闷头抽着旱烟,脸上阴晴不定。

林彦秋朝叶娘子微微颔首,故意重重咳嗽一声。胡钊闻声抬头,慌忙起身相迎,脸上堆满谄笑:"林大人,您回来了。"

林彦秋面色冷淡,只"嗯"了一声:"有事不去衙门说,跑到这里作甚?"边说边推开房门,也不知是有意无意,竟未将门掩上。

胡钊赶紧跟进去,小心翼翼地带上门,躬身立在原地。他从袖中摸出一个锦囊,轻轻放在案几上。

林彦秋瞥见锦囊,剑眉一竖:"收起来!否则立刻滚出去!"

胡钊吓得一哆嗦,话都说不利索,慌忙将锦囊塞回袖中。林彦秋这才神色稍霁,仍是冷着脸道:"你们观风使衙门好大的威风,平日不务正业,专会给办实事的人使绊子。"

胡钊原本百思不得其解,不知何处得罪了这位副使。此刻闻言如醍醐灌顶,定是野河沟乡那桩公案惹的祸!

"林大人,天地可鉴啊!野河沟乡那档子事,下官这观风使衙门可半点儿没插手啊!"胡钊急得连连作揖,额上虽还沁着汗珠,却比方才少了许多。

林彦秋冷哼一声,从袖中取出陈振拟的折子,往地上一掷:"自己瞧瞧,可有一句冤枉了你?"

胡钊战战兢兢地拾起奏折,才看了几行,便已面如土色,双手抖得几乎捧不住纸。

若真按这折子上所言,在府衙议事堂上呈报,莫说这些言之凿凿的罪状,即便是捕风捉影之事,只要派个查案御史下来,谁的官袍底下没点子腌臜?

观风使衙门虽是清水衙门,可好歹也是个六品官署,借公济私、中饱私囊的事,哪个衙门没有?

真要整治你,还需什么真凭实据?纵使不能革职查办,打发你去修撰地方志、整理典籍,让你提前致仕荣养,还不是易如反掌?

"林大人明鉴啊!下官对您可是毕恭毕敬,绝无半点不敬之心啊!"胡钊这话,分明是要把自己撇清干系。

"哦?那你且说说,要怎么个明鉴法?"林彦秋连声冷笑,从荷包里取出烟袋,慢条斯理地装了一锅烟。见胡钊抓耳挠腮苦思辩解之词,忽又叹口气,将另一杆旱烟袋抛过去:"坐下说罢。"

"谢大人恩典!"胡钊诚惶诚恐地点上烟,狠抽了几口,终于咬牙道:"禀大人,事情是这样的。上月野河沟乡的顾里正来找下官,说要开发什么山水景致。下官自然说是好事,可他又暗示......"说到此处突然支吾起来,偷眼觑着林彦秋脸色。

"暗示什么?"林彦秋吐着烟圈问道。

"他说赵主簿那妇人...是靠着与大人枕席之欢才保住官位..."胡钊声音越来越低,"说什么'到嘴的鸭子飞了',心里不痛快..."

林彦秋听到这里,竟笑出声来:"顾白山的想象力倒是丰富。你不必遮遮掩掩,不就是说赵嫣霓与我私通,我才出面保她的么?"

见林彦秋这般反应,胡钊暗松一口气,抹着汗继续道:"顾白山这等胡话,鬼才信!下官是见过齐家小姐的...当时下官就没接他这话茬,只说此事乃知府大人亲自过问,下官唯有全力配合。后来顾白山悻悻而去,没过两日,州府礼部清吏司和工部营缮司就来公文了。下官打听到,礼部那位主事,是顾白山的同窗..."

话说到这个份上,胡钊已然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所言句句属实,故而对答如流,神色也愈发从容。林彦秋暗自颔首,料想这便是实情,观风使衙门确无这般行事的由头,唯有那顾白山存着取赵嫣霓而代之的心思,才会使出这等下作手段。

见林彦秋面色渐缓,胡钊眼珠一转,又压低声音道:"下官还听闻,顾白山在私煤窑的事上,没少编排大人的不是,说什么'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林彦秋已得了想要的消息,随手点了点案几上的奏折:"罢了,带上折子回去罢。好生思量如何当差,莫要辜负朝廷俸禄。"

胡钊如蒙大赦,连连作揖退下。待房门掩上,林彦秋独坐太师椅中,唇角泛起一丝冷笑。这顾白山,是时候好生整治一番了。往日只顾埋头政务,倒叫人小觑了去。既如此,也该让这些胥吏见识见识雷霆手段了。

思及此处,林彦秋唤来长随:"去,备轿,本官要亲赴赵主簿府上一趟。"转念一想,又改了主意,提笔写下一封短笺,用火漆封好,吩咐道:"速将此信送至赵大人手中。"

不多时,赵嫣霓的回信便到了。展开一看,只见娟秀小楷写道:"拙夫言,大人之意即吾等之意。"林彦秋瞧了瞧滴漏,又听得信使说赵府后院正传来庖厨之声,不由会心一笑,想是那喻通判正在亲自下厨。

他提笔回信道:"本官向来体恤下属,用人必求各尽其才。还望贤伉俪斟酌,务使人尽其用。"这般云山雾罩的暗示,但凡不是痴傻之人,岂能不解其意?

翌日清晨,赵嫣霓便遣人送来回执:"大人放心,属下必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