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微雨

林彦秋不由轻笑一声,心想赵嫣霓在野河沟乡经营多年,必有心腹班底。此番借机除去顾白山,她怕是求之不得。至于搜集些罪证,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正思忖间,外间传来叩门声。陈振捧着一封火漆密信进来,低声道:"大人,喻通判急件。"

林彦秋拆开一看,只见纸上墨迹凝重:"林大人明鉴,顾白山乃府衙顾惜云堂弟,此事..."

他自然明白喻文博的顾虑,提笔蘸墨,在信笺背面写道:"贤伉俪无需多虑,此事本官自有计较。近日有些人,怕是见本官只顾埋头政务,便当本官是泥塑木雕了。"写罢,又添了几笔杀气腾腾的批语,这才交还陈振。

不多时,喻文博的回信便到,字迹明显轻快许多:"下官明白了,不扰大人歇息。"

林彦秋微微一笑,又添了张便笺:"喻通判保重身体。本官这里有张滋补方子,改日你来取用。"

正写着,房门"吱呀"一声轻响。简丽提着食盒,做贼似的溜了进来,抿嘴笑道:"老爷今晚想用些什么?"

林彦秋刚要开口,忽见窗外信鸽扑棱棱落下。解下鸽腿上的绢条,只见娟秀字迹写着:"饥甚。"落款是个"姚"字。他抬眼看了看巧笑倩兮的简丽,心中微动:"今晚随我回桐城罢,引你见位故交。日后生意往来,也好有个照应。"

说着取过笔墨,在绢条上写下"候着"二字,重新系回鸽腿。简丽见状一怔,凑近低声问道:"可是哪位红颜知己?"

林彦秋冷眼扫去:"若不愿跟着本官,你自可离去。"

简丽绞着帕子扭了扭身子,嗔道:"不过白问一句,何至于此?"

林彦秋沉吟片刻,道:"你在城中的别院可还方便?今晚便宿在那儿罢。"

简丽在桐城的宅子岂止是方便,简直是天造地设的好去处。

早年桐城尚未扩建时,她以极贱的价钱买下这块偏远的荒地,自家起了座三进院落。虽说地段偏僻了些,但这宅子占地足有两亩有余,前后厅堂厢房二十余间。

偌大的宅院,平日晚间歇息时,简丽常不敢独宿。这宅子一直想转手,却始终无人问津,平日就这么空着,只雇了个粗使婆子每日洒扫罢了。

人欲如春草,一旦得东风化雨,便再难遏制其疯长。

此刻的林彦秋正是如此,心头那点邪念才起,便如野火燎原,再难扑灭。那股冲动似大江东去,不奔到海终不回头。

林彦秋自己也说不清这般心绪。

想来天下男子,谁又能抗拒这等诱惑?

人一旦卸下官袍冠带,剥去那层道貌岸然的皮相,对镜自照时,不过都是凡夫俗子罢了。

所谓超凡脱俗,不过是世人强作的分别。除非痴傻癫狂,哪个男子心里没些绮念?区别只在有无本事成真而已。

回桐城的官道上,林彦秋几番寻思着就此勒马收缰,断了这荒唐念头。可那些借口就像秋后的蛛网,稍一触碰便支离破碎。

偏生老天爷也来作怪,黄昏时分竟落下太阳雨。

西边残阳如血,东边雨丝如帘。远远望见路口青石牌坊下,姚杏儿正撑着油纸伞翘首以待。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林彦秋忽然想起这句词,不由暗忖当年晏几道写下这词时,怕也是存着这般心思。长叹一声,他终于弃了最后那点挣扎,将马车停在姚杏儿身旁。

既然欲火难消,索性顺其自然——去他娘的礼义廉耻!

姚杏儿轻巧地钻进马车,显是精心装扮过。林彦秋素来不喜女子浓妆艳抹,故而她只薄施脂粉,一张俏脸洗得白净。身上穿着藕荷色对襟纱衫,衣领微敞,露出一截雪白的颈子;下着月华裙,裙摆只到小腿肚,露出两截嫩藕似的玉足,在车厢里晃呀晃的。

一上车,姚杏儿便偷眼去瞧林彦秋,见他神色有异,却也不多问,只安静地跪坐在锦垫上,等着他开口解释为何不在客栈等候,反要在这路口相见。

"带你去见个故人。"林彦秋淡淡一笑。姚杏儿温顺地点点头,那低眉顺眼的模样,活像个刚及笄的闺阁少女。任谁也想不到,这娇怯怯的小娘子,手下曾豢养过数十个亡命之徒。难怪世人都道:"女子面相最会骗人。"

"案子已结,后日便要启程了。"姚杏儿轻声道。林彦秋闻言一怔,掀开车帘望了望前方简丽的青油小车,催马夫快些跟上,这才低声道:"后日恰逢休沐,多留两日罢,我自会来陪你。"

姚杏儿眸中闪过一丝喜色,咬着唇轻轻点头。此时简丽的马车已拐进一条黄土小巷,两旁尽是些低矮的民宅,檐角参差,显得杂乱无章。

简丽在一处大宅院前下车,亲自开了黑漆角门。林彦秋始终端坐车中不曾露面。天色已近黄昏,往来行人谁也不会留意这深巷里的动静。

一股偷香窃玉的刺激感在心头蔓延,竟比那陈年花雕还要醉人。

黑漆铜钉大门在马车驶入后,吱呀呀地合上了。林彦秋撩起锦缎车帘,踩着脚凳下了车。简丽这宅子虽大,却只草草收拾了几间主屋,四下里透着股空落落的寒气。

一直寡言的简丽此时不经意地扫了姚杏儿一眼,轻声道:"大人请移步楼上,雅间更清净些。"待林彦秋踏上楼梯,又唤住姚杏儿:"妹妹且来厨下搭把手。"

林彦秋头也不回地往上走,这两个妇人自该懂得相处之道。

推开花梨木雕花门,林彦秋险些被晃了眼——简丽的闺房竟是满目娇红。茜纱帐子配着杏黄缠枝纹,绣墩上铺着海棠红锦垫,连铜镜前的胭脂盒都是珊瑚色的。这般少女情态,倒不似个经事的妇人,可见女子心思终究难测。

丫鬟已燃起熏笼,缕缕沉水香混着窗外未散的暮色。林彦秋倚在朱漆槛窗边望去,巷陌间贩夫走卒正匆匆归家,青石板路上人影幢幢。这宅院倒是个好去处,不若使些银钱盘下来。